共話遠征:重慶抗戰文化之我見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一個城市綜合素質的整體體現,其衝擊力和影響力具有強烈的摧毀作用和建設作用,在對外開放、全球一體化、資訊高度發展的今天,文化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及整個世界的影響力絕不可小視,小到可以影響地方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精神生活,大到可以摧毀一個國家、民族。

  重慶抗戰文化牌的提出與打造,市委市政府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但多年來未見出彩,並沒有引起國際國內重視和廣大市民的認可。我認爲不是選題問題,而是對抗戰文化本質屬性把握不准造成的。抗戰文化應有的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民族自豪感,具有值得驕傲、值得傳承的精神,而重慶提出抗戰文化卻選擇了“大轟炸”這個屈辱悲慘的歷史作爲基調,有其副效應,就其文化自有的凝聚作用、震撼作用、影響和傳播作用而言,顯得比較薄弱。

  “大轟炸”在二戰史上確實是一段極其慘烈的事件,其轟炸時間之長、日軍飛機出動架次、投彈數量、重慶人民傷亡數量以及城市的摧毀程度,在二戰期間處於前列,和英國倫敦大轟炸所差無幾,但不同的是,英國軍隊組織了強烈的反擊,擊落戰機無數,是以勝利而名留二戰軍事史冊的,成爲倫敦人的驕傲。而重慶呢?國民黨軍隊無力還擊,是挨打挨炸的屈辱歷史。因此,我認爲“重慶大轟炸”不能作爲抗戰文化研究、宣傳的主要基點。它不僅不能體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於奮鬥、拼搏的精神,更起不到振奮人心的作用,不能體現民族驕傲感、自豪感和精神文化衝擊力量作用,“重慶大轟炸”的選題值得商榷。

  在這裏,我建議重慶抗戰文化選題以“中國遠征軍”爲研究、宣傳物件,這是一段中華民族值得驕傲、值得歌頌、值得傳承的歷史,它以全殲日軍的徹底勝利翻開了中國近代幾百年反侵略戰爭歷史的新篇章,而且這是一次國際合作的典範。站在今天的角度,用開放的眼光,全球化的視野去審視這段歷史,確有很多值得思考、發揚,傳承的精神,應該成爲我們重慶宣傳抗戰文化的主體。
  一是在重慶遭受日軍大轟炸時,組成了中國遠征軍奔赴滇緬前線,浴血沙場,英勇抗敵,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勇於拼搏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是中華兒女犧牲自我,用數十萬軍人的生命確保了歐洲、太平洋戰場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是一種徹底的國際主義奉獻精神。
  三是遠征軍不畏艱難拯救英國軍隊,在緬甸、印度與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團結合作,聯合抗日,支援緬甸人民的民族獨立,在大反攻中取得勝利,是國際主義援助精神的充分體現。
  四是中美、中英合作成功的實施了許多經典戰例,爲最後取的勝利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是國際合作的成功典範。
  五是中美、中英的合作是中西方文化碰撞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活動和對外來文化的包容性。

  總之,作爲抗戰文化的中國遠征軍集國際主義、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精神爲一體,是重慶抗戰文化不可多得的一塊瑰寶,值得大書特書,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不可小覰,對打造重慶品牌,打造重慶作爲二戰時期反法西斯亞洲戰場指揮中心,增進國際間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同時也是重慶人值得驕傲並引以爲豪的精神力量,它將極大的增強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無疑對進一步改革開放,增強國際間交流合作是一種極大的促進,其派生出來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衝擊力將會産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周榮蜀  (本文作者系中國遠征軍網站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