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緬印抗戰史上的仁安羌大捷謎題

仁安羌(亦作燕南羌)大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緬印戰場上因中國軍隊以少勝多、解救盟軍而載入史冊的經典之戰。近年來,隨著中國遠征軍抗戰歷史被世人重新審視,仁安羌大捷備受關注。一些涉及仁安羌大捷書籍史料、回憶錄等刊載經過存有異議,留給後世諸多懸念。筆者經過多方走訪查詢求證,結合中、英、日三方戰史資料,以客觀角度重新解讀仁安羌之戰,以饗讀者。

一、中英日軍事部署
  1942年3月21、22日,日軍第5飛行集團轟炸英軍位於緬甸馬圭(亦作馬格威)空軍基地,基本摧毀英軍在緬甸南部的空中力量,使其喪失制空權。4月,中國遠征軍指揮部計畫發動平滿納(亦作彬文那)攻勢,東路左翼第6軍在樂可、中路第5軍新22師於耶尼與日軍第18、55師團激戰,第5軍200師、96師業已進入戰鬥陣地,西線右翼英緬第1軍(其第1師守馬圭,第17師守東敦枝)負責防守日軍第15軍第33師團。中國遠征軍第66軍先行入緬的新38師作為總預備隊駐守緬京曼德勒(新38師於4月5日作為第66軍先頭部隊入緬抵達臘戍,10日到達曼德勒)。
  據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著《緬甸作戰》記載,日軍為攻佔緬甸重要的產油區及發電基地仁安羌,擬派其第15軍33師團進攻,作戰計畫摘要見以下六點:
  一、荒木部隊(步兵團司令部、步兵第213聯隊、山炮兵第33聯隊、工兵第33聯隊主力、獨立速射炮第5中隊、衛生隊)沿伊洛瓦底江左岸前進,首先進攻馬圭;
  二、原田部隊(步兵第215聯隊、輕裝甲車隊、獨立速射炮第11中隊、山炮兵第7中隊、獨立混成第21旅團炮兵隊、一個工兵中隊、野戰高射炮第51大隊的一個中隊)面對薩斯瓦、東敦枝方面的敵人【作者注:指英軍】掩護師團右側,同時牽制敵人以利於師團主力作戰。
  三、作間部隊(步兵第214聯隊、山炮兵第3大隊、一個工兵小隊、衛生隊等)在隱匿企圖中一舉急襲攻佔仁安羌,並斷敵退路。
  四、師團直屬部隊(步兵第214聯隊第1大隊、步兵第215聯隊第3大隊)與師團司令部一起繼荒木部隊後方前進;獨立工兵第26聯隊躍進伊洛瓦底江,做好隨時能勝任輸送兵力的準備。
  五、各攻擊部隊於4月9日黃昏一齊開始行動。輜重兵聯隊,以汽車部隊在作戰第一天夜裏協助作間部隊,接著協助原田部隊的前進。
  六、如果作間部隊攻擊成功,師團計畫將集中全力擴大戰果。

4月1日,英軍放棄卑謬,5日放棄亞蘭謬退守西路薩斯瓦、馬圭一線。14日,日軍33師團主力開始進攻馬圭,防守馬圭的英緬第1師無力抵禦,準備棄守。因馬圭棄守影響中國遠征軍第5軍防線,而遠征軍入緬各部均在與日軍作戰,只有做為總預備隊的新38師可調,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將軍應緬甸戰區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請求,于14、15日先後令新38師師長孫立人以一團兵力(113團,團長劉放吾)移至巧克柏當(亦作克安克巴邦)支援英緬第1師、一團兵力(112團,團長陳鳴人)移至納特莫克(亦作納貌)支援英緬第17師掩護第5軍右翼,兩團奉令歸英緬第1軍軍團司令斯利姆(亦作史萊姆)指揮,分別于16日及17日抵達防地。師長孫立人率師直屬部隊及114團(欠留守臘戍機場第1營,團長李鴻)暫留駐曼德勒,待第66軍預備守衛臘戍的新28師趕來接替新38師防務。
  因緬甸戰局已不利英軍,英軍指揮部計畫放棄緬甸將部隊撤到印度,謀日後再與日軍作戰。斯利姆將軍在回憶錄《Defeat into victory》(《反敗為勝》)中記錄 “安排工程師做好仁安羌油田區處置工作,一旦戰事不利則炸毀儲存的原油和裝備設施,以免落入日本人手中。”4月15日,斯利姆預判到戰局不妙,于13時下令爆破油田區工廠和煉油發電重要設備。存有數百萬加侖原油的貯油區,頓時變成巨大火海。破壞作業至16日中午結束,斯利姆隨即率部並把軍團總部陸續撤往拼牆河(亦作濱河)北岸25公里外據點肯耶(亦作歸約)駐守。回憶錄中還提到:就在16日撤離的當天夜晚,一部分日軍(即作間聯隊)趕到,在他們離開的位置(即仁安羌油田區)發動襲擊。
  為搶佔仁安羌這塊中南半島上最大的石油資源戰略要地,日軍經過周密計畫,有備而來。
  地形分析,仁安羌鎮區北靠拼牆河,東北臨山(即501、510高地),往南即馬圭,為因河所隔斷,西面則臨近伊洛瓦底江,西北為白塔山,周圍是沙漠地帶,白塔山和501高地扼守在拼牆河南岸鎮區公路兩側。從馬圭至仁安羌再到肯耶、巧克伯當通有一條柏油公路或可沿伊江水路逆流而上。英緬第1師是機動部隊,配有大量汽車沿公路撤退,移動速度快於正面進攻的日軍。
  氣候分析,時值緬甸旱季,白天最高氣溫可達50餘攝氏度,高溫和缺水對作戰雙方均是極大考驗。

二、英軍被圍經過
  4月12日,原田部隊在薩特丹、科固瓦與英軍展開戰鬥,成功掩護作間部隊迂回穿插,目的達成後於16日進至伊洛瓦底江畔的米昌耶,再於17日傍晚準備沿江北上增援作間。
  荒木部隊14日晨進攻馬圭,擊潰英軍因河南岸守軍,16日4時突破因河北岸英軍左翼,至17日5時左右佔領馬圭。駐守的英緬1師大部在此前棄守馬圭,向北面仁安羌方向潰退;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記載:“具有機動能力的敵人【作者注:指英軍】,將行動遲緩的荒木部隊甩開悠然撤退,但這時該敵退路上的要衝仁安羌已被作間部隊佔領”。
  作間部隊於12日瞞過英軍渡過因河,經新甸、納特莫克迂回挺進,於16日午夜推進至仁安羌以東約5公里處,獲知英軍正向仁安羌撤退並有一部連同坦克撤到拼牆河北岸。作間遂分兵兩路切斷公路,率部偷襲英軍後撤部隊,俘獲數百名後撤途中的英軍、傳教士及隨軍記者,于17日淩晨佔領拼牆河南岸501高地三岔路口要衝之地。另派中佐高延隆雄率第3大隊佔據拼牆河北岸渡口,擊退英軍的反擊,紮好“袋口”等待英軍大部隊進入包圍圈,隨同追擊趕至的師團主力圍殲英軍。
  南面荒木部隊及師團直屬部隊沿英軍退卻路線追擊,原田部隊按計劃17日從伊洛瓦底江渡江北上增援作間,整個大的包圍圈從17日淩晨起由馬圭至仁安羌開始合圍。日軍計畫最終目的是兵分三路,將英軍由馬圭至拼牆河逐漸壓縮,趕進仁安羌油田這塊沙漠區域圍殲。
  馬圭至仁安羌一線全是無人地帶,滴水全無,白天氣溫極高,從馬圭撤退的英緬第1師喪失空中支援,給養及飲水短缺,英軍工程師雖為撤退部隊在路邊放置了一些裝滿水的水箱,但解決不了實質問題,部隊飽受高溫與口渴的折磨,在日軍追擊下狀況甚為急迫。
  17日,英緬第1師師長斯科特得知仁安羌要道被日軍佔領後,隨即在仁安羌南部集中部隊,通過無線電向斯利姆報告:部隊自馬圭潰敗以來,士氣低落,給養飲水匱乏,加之當地酷熱的氣候環境,戰鬥力已經非常低下,如不能及時突圍休整,隨時有崩潰可能。
  17日淩晨斯利姆獲知日軍佔領仁安羌後,曾令已撤至拼牆河以北的部隊組織反擊,接應尚未過河的英緬第1師,但在日軍高延部阻擊下無功而返。而英軍第17師主力尚在東敦枝無法及時增援,一旦日軍主力追上,英緬第1師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受令救援英軍過程
  17日上午,斯利姆得知我遠征軍增援部隊趕至巧克柏當後,駕車前往113團駐地。見到率團的劉放吾團長後,斯利姆展開作戰地圖與劉團長交談戰局,由於此前113團僅奉命駐守巧克伯當掩護英軍撤退,未得到指令前往仁安羌攻擊日軍解救英軍。基於此,劉團長婉拒斯利姆,同時以無線電請示駐曼德勒孫立人師長。
  斯利姆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在僵持一個半小時後,當我快絕望的時候,而他(劉放吾)突然笑著說道:“好的,我照辦。”他為何改變主意我不得而知,猜測在我們對談間,進出房間的官兵已用無線電請示孫將軍並獲肯定回音。他一旦付諸行動,我簡直無懈可擊,也帶走了我對中國人的怨言。事實上,在往後幾天,我相當激賞他的表現。
  斯利姆隨即頒發手令給劉放吾團長——致113團團長劉上校:茲派貴官率領貴團全部,乘汽車至平牆河地區,在該處,你將與安提斯準將會合,他將以所有戰車配屬你。你的任務是攻擊並消滅平牆河北岸約兩英里公路兩側之敵。威廉·斯利姆 1942 年4月17日上午11時。
  劉放吾將軍之子劉偉民先生所著《劉放吾將軍與(緬甸)仁安羌大捷》一書中記述,當時定居在洛杉磯的劉放吾將軍回憶當年,出示紙張已經泛黃、筆跡卻因妥善保存而依舊清晰的斯利姆手令,解釋何以讓史萊姆將軍坐等一個半小時的原因:我並不知道新38師劃歸史萊姆指揮,他的命令又寫在很隨便的一張紙條上,很難令人相信,況且,當年在上海戰役時“拉夫”的情況十分普遍,因此師長在部隊從貴州興義出發時,即一再叮囑不能隨便聽別人命令,所以一直到以無線電與孫師長聯絡確定後,我們馬上奉命行事。
  孫師長接到劉團長請示先上報遠征軍指揮部,指揮部再上報重慶參謀本部,獲准後再轉達指示讓劉團長率部先行前往部署解圍。17日午後,劉放吾團長隨即率領113團由英軍汽車輸送至仁安羌北部的拼牆河北岸部署,英軍13旅一個重炮營及一個戰車隊隨同113團助戰,聽命于劉團長指揮。
  據二檔檔案關於仁安羌一戰記述:四月十七日午前十一時奉英軍司令下令救援……劉團長奉命後即請示齊副師長【作者注:應為孫師長】決心解救英軍之圍……18日拂曉我劉團(113團)展開于拼牆河北岸並與英軍協議將英戰車沿公路兩側搜索,炮兵佔領陣地以主火力指向501高地掩護展開向敵開始攻擊,是時師長已由曼德勒星夜趕到親自指揮(當17日午後11時【作者注:應為午前11時】師長接到該團報告,即刻馳赴飄背,向長官羅(羅卓英)請示親往指揮,初尚未允。師長以英軍逐次退卻自普羅美之線、退至馬格威之線,複由馬格威退至燕南羌之線,若燕南羌之線不守,敵沿江直上直搗曼德勒則曼城危矣。且本師先後兩團均調往前方,主力所在必須親往指揮,反復痛陳至夜四時始允。)(檔案卷宗號:南京二檔第787卷宗11655案卷16J-0501微縮號新38師緬戰詳報)
  部隊作戰任務發生變化,考慮到日軍兵力強大,入緬以來勢如破竹,所部直接援救英軍風險極大,孫立人師長接到報告後亦在抉擇,一邊是救兵如救火,必須趕在日軍33師團主力追至之前打開缺口將英軍救出,否則英軍一旦覆沒,會危及第5軍防線。一邊是所部主力命運攸關,奉此艱巨任務作為入緬後的第一仗,一旦救援不成,自身也有可能覆沒。為此,他令劉放吾團長率團先行指揮部署,再趕至飄背遠征軍指揮部協調得到令准後於18日晨8時左右趕至仁安羌。
  17日黃昏時分,劉團長指揮113團在英軍坦克協助下將日軍前沿部隊(高延大隊)擊潰,抵近拼牆河北岸戰鬥地區,完成攻擊準備。作間對第113團情況不明前提下,令高延將第9中隊留下防守拼牆河北岸渡口,大隊主力撤至拼牆河南岸,入列歸日軍第3山炮大隊長中井正指揮,固守仁安羌鎮區,其用意即收縮兵力、扼守要害、固守待援,困住包圍圈裏的英軍,等待師團主力追上來再圍殲。

四、血戰仁安羌解救英軍
  部隊作戰前夕,斯利姆將軍與劉放吾團長通過無線電和斯科特師長一同協調,研擬18日一早的攻擊配合方案:其第1師向北邊突圍,中國軍隊衝過拼牆河,在淺灘掃除關卡,襲擊試圖追擊英緬第1師的日軍。為了讓英軍區分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約定遠征軍一看到英緬第1師的印度軍、廓爾喀兵、英國兵時,將帽子放在槍口上,然後把槍口舉過頭頂作為暗號。斯利姆在回憶錄中記述:狡猾的日軍或許看到中國軍人這樣做,明白了這個意思,也時不時地跟著做。
  劉團長隨即將113團三個營分別部署,第1營由營長楊振漢率領從拼牆河老渡口向501高地正面突擊,第2營由營長魯廷甲率領沿公路兩側攻擊右翼,第3營由營長張琦率領做為預備隊守左翼,準備向日軍發起進攻,仁安羌大戰序幕由此拉開。
  18日一早,斯利姆將軍趕到拼牆河北岸,因對劉團長負責指揮本次攻擊有些不放心,擔心出現昨日受命時的遲疑,而這場戰鬥的成敗關係到英軍的生死,劉團長如何指揮部署尤為重要。恰孫立人師長于8時左右趕到拼牆河前線,斯利姆將這個疑慮告訴孫師長,孫師長遂即邀請斯利姆同往視察劉團長部署。
  斯利姆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我們來到團部,劉團長似乎窺出我的心意,所以對我說,我們到營部看看,於是我們去了非常靠近前線的營部。在視察完部署妥當的營部,劉團長通過孫師長解釋部署情況,我表示對劉團長部署非常滿意,正打算準備離開。這時劉團長說:我們再去連部看看。在戰鬥將要打響之際,我不太確定連部是不是我想去的地方,但是這卻是一個“面子”問題,所以雖然並不想去,我還是去了。通過一條淺淺的溝渠掩護,我們涉水來到連部指揮所。我們剛到連部沒多久,攻擊就已打響,這些中國士兵沒有半點猶豫躊躇(奮力作戰),我想他們中許多都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因為他們能夠熟練地利用陣地優勢。當中國軍隊從隱蔽處衝出的時候,日本人叫嚷著。劉團長轉過來對著我,我真擔心他要說,我們現在去視察排部的情況。幸好他沒有提議,只是看著我露齒而笑。只有優秀幹練、經驗豐富的軍人才能在那樣的槍林彈雨中面無懼色露齒而笑。
  18日晨,英緬第1師主力及裝甲第7旅(據《緬甸作戰》記載,日軍判斷英軍約有4千餘人,據英軍情報實則被圍7千餘人)在仁安羌首先與日軍作間聯隊中井正部及17日黃昏撤回的高延大隊接火,繼而向仁安羌東側突擊,並與作間聯隊主力接火,形成南北兩地激戰局面。
  此間113團已在劉團長指揮下肅清拼牆河北岸之敵(高延大隊第9中隊撤至拼牆河以南),向南岸日軍發起進攻。上午10時許本欲乘勢渡河解圍,但日軍在白塔山的炮火瘋狂襲擊,使渡河部隊進攻受挫。
  被圍英軍連日行軍,官兵極度困乏,缺水嚴重,彈藥也快消耗殆盡,在日軍強力阻擊下,被阻截在油田區。配屬英緬1師的裝甲第7旅,本是支戰鬥力很強的機械化部隊(著名的沙漠之鼠部隊),但仁安羌一帶地形高低起伏溝壑縱橫,許多地方是沙地,裝甲第7旅受地形限制也無法發揮作用,部隊嘗試做了最後一次進攻,但一些坦克陷入細沙中,最終成了日軍的活靶子,突圍失敗。
  此時斯科特再度通過無線電緊急求援,部隊已經困難萬分,隨時可能瓦解。斯利姆催促113團繼續進攻,孫立人師長陳述厲害,因眼下地形利於日軍,加之白天攻擊容易被窺破實際兵力,為減少傷亡下令將主力先撤回北岸,已渡河佔領有利地形部隊繼續固守,與英軍約定計劃夜襲。斯科特即令被圍部隊暫停突圍,集中有限的彈藥等候113團再度進攻時,協同發動攻擊突圍。
  日軍33師團長櫻井省三得知作間部隊17日淩晨奇襲仁安羌成功後,於17日夜急派214聯隊第1大隊(隊長德重房夫)由獨立工兵第26聯隊協助輸送從馬圭經伊洛瓦底江水路溯航北上,該大隊於18日傍晚趕至增援作間。至此,日軍214聯隊3個大隊齊聚仁安羌,圍困英軍兵力得到增強。其餘2個聯隊及師團主力繼續加緊追擊英軍。
  當天,仁安羌油區黑煙滾滾,火光照映無數的井架,在隆隆的炮聲中現出可怕的姿態。黃昏時分,雙方仍對峙拼牆河兩岸。作間趁機收縮兵力,主力集結于仁安羌東北角,並令前來增援的德重大隊預備於19日拂曉迂回113團陣地側背,實施突擊。
  19日拂曉,第113團主力再度渡河,集中火力展開對敵總攻。7時,英軍也開始恢復進攻配合夾擊日軍突圍。劉放吾團長親率第1、2營和英軍戰車、炮兵協同攻擊白塔山日軍炮兵陣地,並與被圍英軍夾擊拿下陣地,減除日軍作間聯隊的炮兵威脅,極大緩解了被圍英軍的突圍威脅。繼而,劉放吾率全團兵力進攻501高地,作戰初始進展順利。但作間知道501高地至關重要,是卡住英軍突圍的最後一道大門,因此在失守後連番發起反擊,致第113團在501高地三失三得,第3營營長張琦在戰鬥中不幸犧牲。15時,500多名英軍被俘士兵、隨軍記者和傳教士被解救出困,第113團並奪回大量英軍被日軍俘獲的輜重。血戰至16時,日軍雖有空軍支援,但炮火不濟且內外受到夾擊終被擊潰。第113團全面佔領501高地,替英軍殺開一條血路。至傍晚,戰鬥基本結束。日軍作間聯隊主動收縮到油田區以南,等待師團主力增援,精疲力竭的英軍主力得以從缺口陸續突圍而出。被圍的英緬第1師及被俘人員趕在日軍追擊部隊合圍之前,順利脫困,抵達拼牆河北岸安全區域。在此之後,第113團和20日趕到的新38師112團繼續擔負警戒任務。
  《緬甸作戰》記載:4月19日下午荒木部隊(213聯隊)及師團直屬部隊陸續趕至,原田部隊(215聯隊)于20日淩晨趕到仁安羌。但此時,英軍已成功突圍,“戰鬥已經結束”。
  日軍圍殲英軍,並趕在油田區被破壞之前佔領仁安羌的作戰任務均告失敗。因連日追趕天氣酷熱及缺水,日軍也疲憊不堪暫無力發起大規模進攻,兩軍在仁安羌以南形成對峙。

五、撤離仁安羌及戰鬥結果
  因戰事不利,中國遠征軍司令部決定放棄平滿納會戰計畫,於18日命令第5軍從19日開始轉移撤退。20日晚間,斯利姆派上尉羅賓遜通知孫師長當前緊急情況,即令取消戰鬥,將部隊撤到巧克伯當。此時日軍亦隨時伺機反撲,如此一來我軍孤軍滯後形勢非常嚴峻。孫師長果斷令增援趕至的第112團(副師長齊學啟率領)在仁安羌油田和拼牆河兩岸設伏,掩護113團於21日撤退至巧克柏當,部隊遂逐步撤離仁安羌,安全轉進至巧克柏當。第112團雖未直接參加仁安羌解圍戰鬥,但為掩護第113團撤退,也有相當戰鬥和傷亡,因此同編于仁安羌戰鬥表。
  是役,據二檔檔案戰報記載,我113團千余將士【作者注:據《孫立人將軍回憶錄》和劉放吾團長親述113團實際投入戰場人數僅為800多人】共解救英緬第1師7000余人,英軍俘虜及英美傳教士、隨軍記者等500余人突圍。“新38師緬甸之戰概述”及“仁安羌戰役戰鬥傷亡統計表”兩份檔案上記載斃敵700餘人, 113團陣亡兵員204人(長官15人、士兵189人)、傷318人(長官24人、士兵294人),生死不明20人,傷亡總計500多人。該團第3營營長張琦、連長顧紀常陣亡,虜獲敵軍3名、日軍軍旗及武器彈藥甚多。策應之第112團陣亡兵員33人(長官1人、士兵32人)、傷15人(長官3人、士兵12人)。
  孫立人將軍回憶錄中記述:斃傷日軍1000餘人。孫克剛先生以及其他一些史料書籍記錄此戰擊斃日軍約1200餘人。
  據軍委會參謀團團長林蔚戰後上報電文和重慶《大公報》1942年4月21日報導記載:此役日軍傷亡五百餘,我軍僅傷亡百餘。
  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記載其33師團自赴緬作戰以來(1942年3月初至6月10日)共計陣亡730人(未計傷患)。
  戰後,師長孫立人因仁安羌解圍戰獲得英國政府頒發的“英帝國司令勳章”、美國“豐功勳章”及中國政府“四等雲麾勳章”各一枚,副師長齊學啟、參謀長何均衡等均記大功一次,團長劉放吾獲得“六等雲麾勳章”、“陸海空軍甲種一等勳章”各一枚並記大功兩次,陣亡的營長張琦被盟軍追贈“銀星勳章”一枚。
  據二檔檔案記述:參加此次戰役特別有功者為少將副師長齊學啟、第113團上校團長劉放吾、該團第1營少校營長楊振漢、第1連上尉連長顧紀常等各員。(檔案卷宗號:南京二檔第787卷宗11655案卷16J-0501微縮號新38師緬戰詳報)

六、仁安羌一戰評述
  仁安羌解圍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軍隊在異域禦敵取得輝煌戰果的一次戰鬥,其作戰成果是成功救援被困英軍出圍,並做為與盟軍協同作戰、以劣勢兵力戰勝優勢兵力之敵的光輝戰例而載入史冊。此戰勝在將士共同用命,各司其職奮勇殺敵;部隊指揮得當,以側翼迂回、偷襲包抄、阻擊設伏;設置疑兵,不斷派小股部隊進行擾亂突襲,等等各種方法。單兵戰鬥力和武器火力不亞於日軍(113團主要配屬德械裝備,兵員均訓練有素),加之英軍配予的重炮、戰車有力支持,使得日軍摸不清我軍的真實兵力。與此同時,日軍因往勝而輕敵(英軍一路潰敗沒有遇到過多抵抗),再在仁安羌受酷熱煎熬,部隊十分疲憊,加之腹背被夾擊(我軍包圍日軍,日軍包圍英軍),最終沒有守住包圍口,使英軍成功突圍。
  事隔一甲子再觀此戰,其兇險程度實超出想像。我113團無論兵力、地形均處於絕對劣勢之下,得益于英軍提供重炮、坦克支援壓制住日軍火力,大大減少我軍傷亡。
  以上因素均成就我軍戰勝日軍之必備條件,如缺其一則需付出更大代價才能取勝,或恐被日軍拖延到其主力趕至,導致不可想像之境地。
  今時重新審視仁安羌大捷,有如下重要意義:
  一、此戰是自清朝中葉以來,中國軍隊與盟軍協同在境外第一次挫敗日本軍隊的經典戰鬥,也是與盟軍協同作戰的成功範例,成為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為數不多的亮點之戰。鼓舞了在艱苦條件下抵禦日本侵略的國人信心;
  二、證明兇悍的日軍不是不可戰勝。在整體兵力劣勢情況下,在相對獨立的作戰空間內集中優勢兵力和武器裝備,並在有素的軍事訓練支持和正確科學的指揮下,戰勝日軍完全可能;
  三、成功解救英軍得到英國人尊重,使中國軍隊撤到印度後受到禮遇和重新認識,扭轉以往友軍對中國軍隊的偏見,為其後在藍姆伽開設訓練營訓練部隊提供了立足之本(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時裝備主要為美方提供,給養則由英方供給,為盟軍之間通力合作,給日後的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此戰亦是遠征抗戰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不僅第113團代表新38師首次登上二戰舞臺,以一個漂亮的勝仗開局,戰鬥力令世人刮目相看;遠征軍也以飽滿的鬥志在緬戰中確立了形像。中國遠征軍在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撤退到印度後,以新38師為主要班底組建的駐印軍、新1軍,在後來反攻作戰中收復緬北,殲滅日軍數萬人,為修築打通中印公路奠定了精神與物質基礎,使得援華物資得以不斷輸送到國內,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埋下一顆勝利的種子;
  五、仁安羌大捷中,被解救出的這支英緬第1師得以保存有生力量,撤入印度參與了兩年後的恩帕爾-科希馬會戰,斯利姆將軍後來做為英印軍第14集團軍軍團司令成功指揮了這次會戰,完勝日軍一雪前恥,為二戰的整體戰局做出重要貢獻。
  以上均為仁安羌大捷的重要意義所在。從辯證和發展的視角來看,仁安羌大捷我軍解救英軍、反過來又惠及到自身,正是盟軍間的團結合作,從而促成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並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七、細節補述
  一是日軍直接參加兵力:一說是兩個聯隊7千餘人,一說僅有一個大隊1千餘人。從二檔檔案戰鬥詳報、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記錄及戰後亞歷山大、斯利姆將軍寫給孫立人將軍的感謝信可以看出,日軍僅有千餘人參戰的說法不準確。
  通過部分老兵回憶和記載,日軍直接參加兵力為兩個聯隊7000餘人的記述亦不準確。日軍計畫是以第214聯隊一部搶先迂回切斷仁安羌公路,另外兩個聯隊負責追擊,將英緬第1師壓迫于仁安羌油田區圍殲。根據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記錄可以看出:日軍計畫與實際投入包圍英軍的是其整個33師團合計約1萬3千餘人,而非兩個聯隊7000餘人;實際切斷英軍退路,與第113團交戰的則先是作間214聯隊的兩個大隊和一個加強炮兵大隊,4月18日德重第1大隊趕至增援後214聯隊兵力方為一個整編聯隊,日軍另有空軍支持。待日軍33師團主力增援趕到時,英軍已經在113團拼力協助下成功突圍。繼而是第112團為掩護113團撤退,而與日軍師團主力接戰。
  出現爭議的原因是由於制空權喪失,英軍慌亂之下也不清楚抄斷自己後路的有多少日軍,只是籠統的瞭解對手是哪支部隊作為情報提供給中方。當時英軍在情報工作方面遠不如日軍,113團解圍戰情報來自英軍,此後的戰報亦將英軍提供的情報資訊作為記錄依據,所以出現圍困英軍的日軍有兩個聯隊之說。
  日軍的實際兵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其一,當時日軍一個標準三單位制乙種師團編制約為12800餘人,下轄1個步兵團、3個步兵聯隊(日軍第33師團是乙種師團編制)。一個步兵聯隊編制約為3870人,下轄3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約1200餘人。一個炮兵大隊約360人,轄兩個炮兵中隊。其二,據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中關於其第33師團進攻仁安羌擬定計劃及實際戰況中詳細記載,日軍計畫與實際投入攻佔仁安羌圍殲英軍的是其33師團三個聯隊及師團直屬部隊,即圍攻總兵力應在12000餘人。
  參考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史》記錄:作間率領步兵214聯隊兩個大隊和山炮第3大隊於16日晚趕到(其第1大隊於18晚趕到增援),至17日淩晨佔領仁安羌油田鎮區及拼牆河兩岸要道切斷英軍退路。日軍只有少數聯隊才配備編制364人的炮兵大隊,普通聯隊一般只配備一個炮兵中隊,故作間聯隊是個加強聯隊,加上18日傍晚增援趕至的德重第1大隊,兵力滿編合計約在4000人左右。第113團解圍英軍的關鍵作戰日——19日即是同作間的這支完整的214聯隊交戰。
  二是盟軍作戰人數和對被圍英軍的評價:新38師113團實際投入到戰場的兵力只有800多人【作者注:除去炊事兵等非戰鬥人員實際參戰人數。英軍主要提供炮火戰車支援,圍困在仁安羌的英緬第1師因長時間圍困,缺水斷糧缺彈藥反擊力量有限,多虧113團全團將士拼命與日軍血戰解圍】。若非113團將士拼力及時打開缺口,日軍作間聯隊完全可能將英軍困死,待主力趕到一舉圍殲。對此,斯利姆將軍在回憶錄中予以了極高評價。被圍英軍也非坐以待斃,113團進攻的同時英軍也在拼力配合反擊突圍。解圍之後,20日趕到增援的112團為掩護連續作戰的113團將士安全撤退,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否則面臨已經逐漸追至的日軍師團主力難以全身而退。
  三是戰果:綜合參考各項檔案資料參考分析,日軍此戰陣亡人數在500至700餘人之間,傷亡合計上千人。
  四是指揮命令發佈:第112、113團是羅卓英將軍下令由副師長齊學啟統領增援英緬第1師和第17師,而納特莫克和巧克伯當分屬兩地相距甚遠,齊副師長只應身在一處。以上資料顯示,救援英軍命令是由斯利姆將軍趕到巧克伯當113團駐地後下達給劉放吾團長,劉團長隨即以無線電請示在曼德勒孫立人師長,孫師長再上報重慶參謀本部,在重慶參謀本部同意前往救援、並在孫師長確定讓劉團長率團先行前往指揮部署的情況下,命令才予執行。解圍戰亦是由劉放吾團長在前線直接指揮。據各方檔案資料及當時國軍部隊實行的長官負責制和戰後將士的回憶錄中分析,齊副師長是指揮112團在納特莫克支援英軍17師掩護第5軍側翼,後奉孫師長令于20日率隊趕至仁安羌增援。

仁安羌一役,將士們各司其職奮勇作戰,最終才取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而在此戰中犧牲的許多連名字都沒留下來的戰士,他們才是應被我們牢記的功臣。記錄抗戰歷史並非為了仇恨,是希望後輩們都記住曾有那麼一些有名的無名的先輩,在民族危難的時候,或自願或不自願,但他們都挺身而出。今時我們重新審視還原這段歷史,是希望後人牢記先輩們的英勇事蹟,多宣揚這些可敬的中國軍人為國家民族遠征抗戰這段史實,珍惜和平,讓長眠在異國他鄉的英魂安息。

最後,借用一位網友的話:
  那些經歷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將軍們,往往都很平靜沉默。
  就像是一本本無字書,靜靜的收藏著人性的光輝和美麗。
  如果你有幸讀懂了他們的沉默,你就讀懂了人世間最珍貴的秘密。

主要參考資料:
  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新38師緬甸作戰概述》
  斯利姆:《Defeat into victory》
  日本防衛廳:《緬甸作戰史》
  《孫立人將軍回憶錄》
  劉偉民:《劉放吾將軍與(緬甸)仁安羌大捷》
  孫克剛:《緬甸蕩寇志》
  王伯惠、丁滌勳等編著:《中國駐印軍印緬抗戰》
  備註:本文得到過廣州研究新一軍學者盧潔峰女士提供相關資訊作為參考 特此注明

作者:中國遠征軍紀念網主編 宏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