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洞國
抗日名將——鄭洞國
  鄭洞國,字桂庭,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門縣商溪。幼讀私塾,17歲入石門中學,在校期間,曾考取湖南陸軍講武學堂,講武堂因故停辦,返石門完成中學學業。畢業後,在家鄉當了半年小學教師又考取湖南商業專門學校。
  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成爲第一期學生並加入國民黨。同年10月,參加平定廣州反動商團叛亂的戰鬥,擔任廣東軍政府警衛。11月,黃埔一期學生提前畢業,被派任教導1團第2營第4連黨代表。
  1925年2月隨校軍東征。次年,改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3師第8團第1營營長。

  1926年7月,隨部編入東路軍參加北伐,作戰積極勇敢。次年6月任第8團團長。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任東路軍總指揮部參議。1928年3月至同年10月任第9軍教導團團長。1931年底,升任第2師第四旅旅長。1933年春,侵華日軍企圖進佔華北,大舉進攻長城各口。鄭洞國率部馳援,在古北口與日軍血戰兩個月,給日軍以重創。是年秋,奉命入南京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受訓。次年6月,被派任第2師師長。

  1937年,鄭洞國剛上廬山訓練團受訓,“盧溝橋事變”爆發,即返部率第2師參加保定會戰。次年3月,率第2師參加“徐州會戰”,在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中戰功顯著,升爲第95軍軍長。旋率部參加了武漢保衛戰。1938年底升任國民黨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新編11軍(後改爲第5軍)副軍長兼榮譽第1師師長。1939年12月,鄭洞國率部參加昆侖關戰役,指揮榮譽第1師擔任正面主攻任務,同日軍血戰20餘日,叠克要塞,在友軍配合下全殲日軍第5師第11旅團,並兩度攻入廣西昆侖關,後升任新編第21軍軍長,旋改任第8軍軍長,率部參加鄂西會戰。宜昌失陷後,他指揮第8軍擔任長江一線防務近兩年之久,擊退日軍數次大規模進攻,1942年秋,率部配合戰區主力反攻宜昌,殲敵甚衆。

  1943年春,鄭洞國將軍調任中國駐印度的第1軍軍長。該年冬至次年春夏,指揮所部與美軍一起參加了緬甸胡康何谷、孟拱河谷對日軍第18師團的戰鬥,還率部參加了密支那圍攻戰。1944年9月升任中國遠征軍駐印度副總指揮。同年底,率部攻克日軍侵犯我滇西的戰略要地——緬北重鎮八莫,次年初與中國駐滇西的部隊勝利會師。1945年8月,奉命回國,任國民黨第三方面軍副司令官。9月,鄭洞國將軍在南京參加了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1946年3月,調任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副長官,次年8月改任東北行轅主任。1948年1月,任新成立的東北“剿匪”司令部副總司令。同年3月,到長春兼任第一兵團司令和吉林省政府副主席,參與指揮了國民黨軍隊與解放軍搶佔東北的戰鬥。1948年10月,鄭部被人民解放軍圍困于孤城長春達數月之久,彈盡糧絕,鄭將軍不願再繼續一場血肉相殘之戰,乃率部投誠,脫離了國民黨陣營。

  新中國成立後,鄭洞國將軍先後任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黃埔同學會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鄭將軍關心祖國統一和“四化”建設事業,擁護中囯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熱情地關心國家大事,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1991年1月27日,鄭洞國將軍在北京病逝,享年八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