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共话远征_中国远征军网

共话远征
  • • 远征军的背后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一次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 蒋介石对此的评价是:北缅一隅之胜利,实不足以抵中国东战场之损失。东战场指的是豫、湘、桂会战。 今日读抗战史,有无数让我感到痛苦的事情,淞沪会战精锐尽失、南京大屠杀、花园口决堤 但是没有解围方先觉,没有救出守衡阳47天的第十..... [详细]
  • • 远征军里的“学二代”
    西南联大学二代 在两次入缅作战的热潮中,联大教授的学二代也纷纷参军,或当译员或任驾驶兵。联大三位常委正在读大学的儿子都率先做出了榜样:张伯苓之子张锡祜早已成为空军飞行员;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和蒋梦麟之子蒋仁渊都志愿去参战部队当军事译员。不仅如此,西南联大训导长查良钊之子查瑞传,任参战汽车部队驾驶兵。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之子冯钟辽,去参战部..... [详细]
  • • 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讨会召开
    民革云南省委会筹拍《最后的抗战老兵》口述史 3月24日至25日,由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办,以纪念中国远征军和滇西抗战,研讨如何进一步挖掘、整理、抢救和丰富抗战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腾冲国殇墓园碑廊竣工活动暨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讨会在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召开。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民革中央联络部和云南、天津、辽宁、湖北、四川、贵州、新疆等七个省(区、市)民革组..... [详细]
  • • 滇西远征军寻访记:血色腾冲 记忆历史的人
    腾冲,古称腾越,它久远的历史,可追溯到石器时代,这里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六百年前南京人屯垦戍边的移民之地。三百年前徐霞客,寻游四方,在此留下数篇记录其风俗民情的腾越游记。南明王朝流落至此,唱响了自己的挽歌。传教士马嘉理事件,把这座城,搅进近代史的风云。再近前一些,就是60多年前的远征军在腾冲,没有哪一段历史比得上这段抗战史来得那么..... [详细]
  • • 四合院里抗日军民趣事
    祝庆开 镶嵌在怒江峡谷东岸大山里的施甸县太平镇,位于滇缅公路过境线650 公里处,距惠通桥30 公里。地貌呈南北走向,东高西低,中部是一片丘陵地带。1942 年5 月5 日,日寇入侵怒江以西地区,践踏疆土,占我河山,鱼肉人民,这里成为滇西抗日战场的前线。 我在采访滇西抗日支前系列人物时,家住施甸县太平镇太平村秧田边村民小组,今年已83 岁的蒋大琴老大妈(已故蒋汝..... [详细]
  • • 远征军与诗人穆旦
    抗战爆发后,校园内声势浩大的青年学生从军热潮共有两次。一次是1942年底到1943年上半年;第二次就是日本军队打到贵州独山之后的1944年下半年。第一次大规模学生参军的背景是:1941年底,日寇继珍珠港事件在太平洋暂时得手后,又以精锐师团横扫东南亚,英美军队望风披靡。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缅甸,势如破竹。缅印战场告急,中国唯一一条通往外部的交通命脉面临被切..... [详细]
  • • 日军在滇西的细菌战(二)
    ( 五) 战后历史学家的调查 著名历史学家、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 在战争结束后的1946 年, 去保山搜集滇西抗战资料, 周历惠通桥、松山、龙陵、芒市、遮放、黑山门、畹町、腾冲等地, 调查访问, 获得资料甚为丰富, 写成5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6, 并附有5保山纪事6 一文, 客观地记载了当时保山地区疫情, 再次确认了侵华日军在滇西实施细菌战的后果。方国瑜记载说, 1942 年保山/ 五四被炸..... [详细]
  • • 日军在滇西的细菌战(一)
    作者简介 : 谢本书( 1942- ) , 男, 云南昆明人, 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研究方向为抗日战争史。 摘 要 : 1942 年5 月滇西沦陷, 云南由抗日大后方同时变成了抗日大前方。滇西沦陷之后, 侵华日军在滇西进行了鲜为人知的细菌战。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最早揭露这一罪行, 中国滇西前线指挥官宋希濂, 历史学家方国瑜, 官方的卫生和救灾机构的报告, 以及当代学者的调查, 都证实了日军在滇..... [详细]
  • • 国内最原始的《中国远征军军歌》被发现
    记者近日在咸丰县城采访时发现,有一位幸存的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战士,临终前将当年部队上广为传唱的远征军军歌流传了下来。据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原始的《中国远征军军歌》。 主持人王顶懿:看完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相信大家对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对日英勇作战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提起《中国远征军军歌》,相信知道的人一定不多。在咸丰..... [详细]
  • • 母亲与中国远征军
    从小就听母亲讲她去印度参加中国远征军的事,不以为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渐渐地懂得了八年抗战,抵御外来者的侵略是中国人民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我的母亲生于1920年。1937年芦沟桥事件的爆发,中日正式开战。母亲正值17岁的豆蔻年华,母亲以她的满腔热血带着念小学时就立志要作新一代南丁格尔的理想,投入的这场保卫家乡,保卫国土的战争,亲历了武汉..... [详细]
  • • 仁安羌大捷指挥官刘放吾将军之子刘伟民先生致辞
    (图为2013年1月13日,仁安羌大捷纪念碑落成仪式刘伟民先生诵读祭文:魂兮归来) 仁安羌大捷指挥官刘放吾将军之子刘伟民先生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 非常感谢大家不远千里,甚至数千里而来参加缅甸仁安羌大捷纪念碑揭幕典礼,这是中国远征军七十年来在缅甸所建造的第一座纪念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盛会。 说起来也真是不可思议,七十年前的一场战役,七十年后..... [详细]
  • • 重庆华岩寺以最高规格迎接仁安羌阵亡将士总灵位
    1月19日,重庆解放碑罗汉寺,来自川渝的老兵为牺牲在缅甸仁安羌的将士祭酒。图/记者马金辉 红网重庆1月2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倪志刚)6位老兵站立,端酒,洒酒,然后一饮而尽,他们以这种豪迈的方式迎接战友的英魂归来。1月19日,仁安羌202位阵亡将士总灵位在重庆解放碑罗汉寺做了超度法事,之后被暂送到华岩寺,该寺以最高规格接待总灵位。 远征军老兵祭拜战友 19日下..... [详细]
  • • 腾冲——我一生的牵挂
    2005年是抗日战胜利60周年。这一年我知道了我爹爹遇难的真相!也是这一年,我得到了一份我爹爹刘召东将军,亲自为远征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撰写的碑文(影印件)……我要去祭奠远征军牺牲的将士们!我要去寻找我爹爹的足迹!……蜿蜒的公路、途中休息吃着美国牛肉黄豆罐头、鱼面罐头、压缩饼干……;弥度农家小院中的小楼,妈妈餵养的八哥整天不停的叫着“掌..... [详细]
  • • 邓贤《父亲的一九四二》出版
    中国远征军后代、四川作家邓贤采访近千名原驻印远征军学生兵,写新书向父辈致敬 邓贤。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父亲的一九四二》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 定价:36元 作者简介 邓贤,1953年生人。祖籍湖北武汉,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邓贤文集》多卷及《流浪金三角》、《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等多部报..... [详细]
  • • 郑建邦:远征军精神可以成为两岸交流合作基础
    中广网8月31日消息 郑建邦先生是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他的祖父郑洞国将军是黄埔一期生,曾任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新1军军长,参加过收复缅甸北部要地密支那的攻坚战,1944年9月升任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副总指挥。郑建邦先生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后代,对那段历史非常熟悉。 出征缅甸是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郑建邦认为中国远征军两次出征印缅,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极其悲..... [详细]
  • • 后来,我们都成了少校
    当主持嘉宾喊出我们都是少校时,我还是脆弱地忍不住泪盈。其实泪水也是我的力量,让我敢于冲锋和牺牲。 纪录片《寻找少校》,是从一张1944年滇西反攻时的葬礼照片作线索,寻找战死在高黎贡山的美国盟军少校的故事。 纪录片《发现少校》,是从一本晾晒于网络的美国军官中印缅战场联络簿上中国军官签名为线索,发现了一位历经大荣大辱依然健在的中国少校的故事。 两..... [详细]
  • • 戈叔亚:远征军,理想的开始和结尾
    由头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 [详细]
  • • 怒江战役中的故事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纪实作品。它让流落在历史之外的那支部队和那段往事,再一次浮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下级军官不准恋爱 那是1944年,姚上尉时任远征军八十七师二六0 团二营六连副连长。他有一位军校十四期毕业的学长杨兆勤,也是河南同乡,那时在同一营的机关枪连担任连长。姚老伯在书中这样介绍他的好友:他的个子不算高,但双眼炯炯有神,永远挺..... [详细]
  • • 赴缅远征军装备真实状况 并非全美械
    抗战中国国力虚弱,导致中国国民党军队装备名列主要参战国最差 近年受影视剧影响中国国民党军队形象被无限拔高 在近些年电视屏幕里铺天盖地的抗战剧中的中国国民党军队形象一般都是中国国民党军队部队各个都是齐装满员,配备有各种山野炮,机枪和装满粮食的大卡车和头戴钢盔吃着米饭红烧肉的士兵。 还有身穿呢子子军服坐着吉普车的军官,那叫一个精神抖擞。军官们..... [详细]
  • • 美方二战时曾提供百万美元补助
    部分长眠在异国他乡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他们的家属曾收到过来自美国的死亡抚恤金。这份从未面世的档案,就静静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档案馆。10月24日,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海外档案搜集考察团学者徐重宁教授表示,该份档案在国内尚属首次公布,见证了中美携手抗日的友谊。 抚恤金全部用美元结算 这份档案名为驻印中国军人的抚恤金,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档..... [详细]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