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抚今忆昔 > 正文

仁安羌战役英国老兵:费兹派翠克台湾行报道
2013-04-09 16:24 中国远征军网

还原血泪史 感念国军情 (《青年日报》3月25日)
  九十四岁高龄,曾目睹国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驰援受困在缅甸仁安羌的英军,见证「仁安羌大捷」的英国陆军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今日抵台访问,怀抱感恩的心情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既盼还原「仁安羌大捷」历史真相,亦愿说明中国远征军一一三团在仁安羌战役的英勇表现。
 
  历史不容窜改与抹煞。仁安羌大捷是国军与盟军并肩作战的重要战役,也是国军置身缅甸战争重创日军的胜利。当时,因日军占领仁安羌油田镇区,切断英军归路,将英军部队包围在仁安羌北面一带,处境艰危,国军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经请示师长孙立人将军,决定亲率部队救援受困英军,进而以不到千人兵力,一举击溃兵力数倍于一一三团的日军,解英军之危,写下「仁安羌大捷」的辉煌战果。
 
  七十余年过去,作为「仁安羌大捷」仍存于世的见证者,费兹帕特里克近年来极力希望还原历史真相,让世人充分了解,国军昔日为英军所做的一切,本身更出版两本书记录仁安羌大捷,第三本书亦即将出版,书名为「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英军—仁安羌之役(Chinese save Brits-In Burma:Battle of Yenangyaung)」。由此可见,在一个九十四岁高龄老兵的内心,能够将国军在仁安羌大捷的贡献公诸于世,是多么重要且急切的心愿。
 
光荣战史 国军境外驰援盟军 费兹帕特里克来台致谢 (《青年日报》3月25日记者洪健元/台北报导)
 
  过去新三十八师在缅甸仁安羌一役歼灭日军三十三师团一万人兵力,解盟友英军七千人之危。图为一九四三年远征军先锋部队新一军新三十八师官兵在反攻缅北战役,渡胡康河谷进入野人山前历史影像。(中央社)
 
  仁安羌大捷,是一场国军不畏牺牲、解救遭围七千多名英军与五百多名被俘记者、传教士,而闻名世界的战役,此役不仅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坚强,获救的英军更终身感激国军的援助。其中,高龄九十四岁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以自己亲身的经历,透过文字还原历史真相,今晚将抵台表达他对国军营救的感谢,并亲自说明当年点滴。
 
  二次大战期间,日军以四个师团十余万人,由泰北攻击缅甸英军,中华民国政府应同盟国之请,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投入最精锐的战略预备队助英作战,并确保印缅国际通路及后方安全。国军入缅初期,凭借高昂士气、坚强斗志,多次击败日军,并先后获得同古、仁安羌、西塘河谷、唐吉等要地争夺的胜利;其中,在四月十五日,我第六军暂编第五十五师在罗衣考南方与日军对峙;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约两联队,则分沿伊洛瓦底江北进,绕至英军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切断英军后路,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及战车营一部包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迫其陷入粮弹俱尽困境。
 
  当时英缅军亚历山大总司令请求我军迅予援救,我远征军罗卓英司令乃令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二团与第一一三团,归英军第一军团长斯列姆指挥,第一一三团奉令配属英军轻战车十二辆、炮三门、向宾河右岸之敌攻击,在我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指挥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上校率三个步兵营,以一千一百二十一人,在十八日奇袭仁安羌日军三十三团,以寡击众,迫使日军惨败,仓皇撤退,遗尸多达一千三百具,然我军亦阵亡二百五十人,负伤四百七十人,第三营营长张琦及连长三员阵亡,十九日拂晓,国军渡过宾河,攻占日军第一线阵地,进入山地,与日军反复争夺,激战至下午二时,克复全油田,下午三时解救了被围英军第一师七千余人及被俘的记者、传教士五百余人,获得国际媒体广为宣传赞扬,对国军善战及舍己救人的精神,推崇备至。
 
  此役是自清朝中叶以来,中国军队在境外第一次挫败日本军队的经典战斗,更是近代史上我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因此役的胜利,促使往后日军在国内战场发动的豫中会战、桂柳作战,以及湘西会战等战役,都因仁安羌大捷成功鼓舞在艰苦条件下,抵御日本侵略的国人信心,带领中华民族度过那一段最艰难的时期,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亲赠最新著作 表达诚挚谢意(《青年日报》3月25日记者洪健元/台北报导)

(图:中央社)
 
  双鬓已斑白的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历经滇缅战役的洗礼,当时在行伍间的他,遭日军包围,幸得国军援助,顺利脱险,之后他将己身的经历投入创作,还原历史真相,今日来访将致赠“国防部「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英军—仁安羌之役」一书与掳获日军钢盔,以表达他对国军的感念之意。
 
  当年中国远征军以不足一团的兵力击溃日军,解救在缅甸仁安羌被围困的英军、美传教士及记者七千五百余人。当时英国已决意放弃缅甸,但由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所率领军队,却解救了伤、病劳累的英军。费兹帕特里克回国后,对于英国主流意见未对二战期间在缅甸作战给予正确的评价,而替国军感到不平,因此写下「No Mandalay, No Maymyo」一书,以还原历史真相,并与仁安羌大捷的刘放吾将军长女刘伟华与次子刘伟民联络上,去年九月十九日(当地时间),不辞千里前往华府,向缅甸仁安羌战役指挥官刘放吾的儿女,亲自致上最深的谢意。

  今年一月十三日,刘放吾将军后嗣在仁安羌战场上建立的「仁安羌大捷纪念碑」落成,纪念当时阵亡的国军将士时,费兹帕特里克亦在隔日(当地时间)拜会台湾驻英代表沈吕巡,感谢当年「中国远征军」对英军的救命之恩外,并强调当年国军的英勇事迹,期望这段已渐被人所淡忘的史实,能藉由现身说法,还原真相。
 
  基于还原历史真相的责任,费兹帕特里克应“国防部之邀请,将在今日晚间抵台,预计参访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忠烈祠、国军军史馆、中正纪念堂及故宫博物院等,让他能深入了解台湾,体会我国对历史的重视。同时费兹帕特里克亦将带着已完成的第三本着作,盼与台湾年轻世代分享这段历史。
 
费兹帕特里克抵台访问 向国军致谢 《青年日报》3月26日记者黄一翔/桃园报导)
 
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昨日晚间抵达桃园国际机场,获得“国防部热烈地欢迎;并于今日展开相关参观行程,包括忠烈祠、孙立人将军纪念馆等,使他深入了解我国对历史的重视。(记者黄一翔摄)
 
  为感念国军官兵于仁安羌之役中,解救盟军脱离险境的英勇精神,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昨日晚间抵台访问,将致赠“国防部「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英军—仁安羌之役」一书,以及当年掳获的日军钢盔,以表达他对国军的感念之意。
  
  民国三十一年的仁安羌大捷,是一场国军不畏牺牲、解救遭围七千多名英军与五百多名被俘记者、传教士,而闻名世界的战役。此役不仅展现中国军人英勇的精神,更让获救的无数盟军官兵终身感激。其中,高龄九十四岁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即是在该场战役中获救的一员,多年来他将亲身经历,透过文字向各界表达对中国的敬意,并期望这段已渐被世人淡忘的历史,能藉由现身说法,还原真相。
 
  应台湾“国防部邀请,费兹帕特里克于昨日晚间约九时四十五分抵达桃园国际机场,一踏进入境大厅,获得“国防部热烈欢迎;并于今日展开参观行程,包括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忠烈祠、中正纪念堂、故宫博物院等,与刘放吾将军之子刘伟民先生会面,期能能深入了解我国对历史的重视,并见证台湾民主发展成果。
 
仁安羌战画忆当年(《军闻社》3月27日)

(图:军闻社)
  收藏于台湾陆军司令部军史馆的「仁安羌战役」战画,生动地描绘国军在民国三十一年远征缅甸,解救遭日军围困的七千多名英国部队,进而改变亚洲战区局势的真实景况;在该战役获救、现已高龄九十四岁的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左)二十六日拜会“国防部长”高华柱时,看到这幅油画,战役过程彷佛历历在目,也激荡他心中对国军英勇参战、援助盟军的回忆,再次向中国远征军表达崇高敬意。
 
国军光荣战史扬四海 高部长表彰英二战老兵 (《军闻社》3月27日军闻社记者李一豪台北)

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二十六日拜会“国防部长”高华柱,并致赠他的新作「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英军─仁安羌之役」,还原国军英勇援救盟军的史实。(军闻社记者李一豪摄)
 
  “国防部长”高华柱二十六日接见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对他秉持还原历史真相,长期写作与奔走宣扬我国军光荣战史,以及解救盟军义举的用心,表达赞扬与肯定。
 
  高部长二十六日下午由副参谋总长执行官陈永康上将等人陪同,接见曾于民国三十一年在仁安羌战役中,因中国远征军解围而获救的费兹帕特里克。帕特里克先生并分享当年参与该战役的亲身经历,盛赞远征军官兵在作战过程中的英勇表现,并向国军表达崇高的敬意与谢忱。
 
  部长指出,费兹帕特里克长期向英国政府投书,并撰述相关著作,藉此唤起世人对历史的记忆,尤其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在缅甸仁安羌要域浴血击退日军,进而援救七千五百余名英军官兵,是一段令人动容的事迹。
 
  费兹帕特里克并生动还原当年场景。他表示,亲眼见到中国远征军抵达战场、进入战术位置,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而弹尽援绝的英军官兵则撕下衣物负责包扎伤员,并煮粥为国军官兵提供食物补给;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受伤的国军年轻战士,在接受包扎时仍紧抓着步枪不肯放手,「枪不离手」的严格纪律与战斗意志,令他至今仍相当感佩。
 
  最后,部长致赠费兹帕特里克“国防部荣誉纪念章,表彰他长年致力还原历史真相,以及宣扬国军英勇事迹的贡献。
 
中国军队解救英军 史实不容忽视 (《青年日报》3月28日记者谢宗宪/台北报导)
 
费兹帕特里克昨日特别亲笔在本报三版写下「感谢各位先生女士接待我与我的内人派翠西亚。我对中国远征军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九日的仁安羌战役中的英勇行动,感到骄傲。他们是一支精实且值得骄傲的军团,谢谢。」向本报读者问好。(记者谢宗宪摄)
 
  「自中国远征军从仁安羌战场出现的那一刻开始,直到现在,我自始至终非常崇敬贵国军队。」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昨日表示,回忆七十一年前的仁安羌战役,他对远征军官兵英勇表现,仍铭感于心。国军当时在仁安羌解救受困的英军,是不容忽视的史实。他持续写信给历任首相并写书,希望能重建并还原历史,因为「他有责任揭露这件事实」。
 
  费兹帕特里克伉俪昨日进行第三日的访台行程,在“国防部安排下,特别接受本报等媒体专访,已高龄九十四岁的他,回忆当年仁安羌战役的亲身经历,仍流露出一股军人气息,向记者侃侃而谈,希望持续向国际发声,要求正视这段历史。
 
  有关仁安羌战役,费兹帕特里克表示,当时战况一度顺利,但在英军毁掉一座桥梁后,却使留在东岸的部队遭日军歼灭。一九四二年三月五日,他加入在缅甸的英军,英军第一师已战斗三个星期,几近全军覆没。在离仁安羌战役发生约十一天,部队战力由五百多人降至一百二十人,情况非常不乐观。
 
  费兹帕特里克回忆,仁安羌是位于缅甸中部的油田,当时英军位置在油田北边,指挥官却不甚了解战况,无法带领部队迎向胜利。他下定决心绝对不能死在油田,最后与同袍决定用剩余的二十一名兵力,突破通往北边日军设下的路障,所幸在没有任何耗损下顺利占领路障,但却感觉处在无人岛一样,不知何去何从,也不知何时会被敌阵的日军袭击、俘虏。
 
 「这场战役,我体重整整下降二十一公斤!」费兹帕特里克指着身上说,一九四二年三月六日,日军占领仰光、切断英军补给线,他在缅甸的十一周内,体重下降近三分之一。当时英军无法补充弹药与粮食,几乎已经失去战斗力。就在此时,全队收到国军即将支持的讯息。约莫五、六百人的中国远征军越过沙地、穿过辽阔的平原与日军交战,他和同袍赶紧帮受伤的国军士兵包扎。
 
  费兹帕特里克坚决地说,「我非常清楚看到中国的官兵出现,以及队伍排列的方式和战术位置,这一切必须亲眼看见,才能真实描述。这段历史确确实实发生,从我到了缅甸的第一天开始,这段历史就与我同在。」
 
  对于远征军扭转战局的主因,费兹帕特里克认为,当时国军除武器装备较为完整外,官兵在战场上亦英勇地不断对日军发动反击,与英军固守壕沟后方的作战方式不同,令他印象深刻。
 
  费兹帕特里克认为,英国政府向来忽略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战役扮演的重要角色,「我有责任要把这件事情揭露出来」,这也是他表达对中国远征军之崇敬的方式。
 
  除了持续写信给英国撒切尔乃至现任卡麦隆等历任首相,要求重建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外,费兹帕特里克也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写了第一本书,真实呈现这段被忽视的历史,并得到相当多的响应;后来更辗转联络上曾参与仁安羌战役的刘放吾将军子女,双方去年在美国华盛顿见面,只为完整表达这份深藏内心的感谢之意。
 
费兹帕特里克向国军英灵致敬(《青年日报》3月28日记者谢宗宪/台北报导)

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昨日至台北圆山忠烈祠献花致敬,以手轻抚花圈追思国军英灵。(记者萧示恩摄)
 
  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昨日前往国民革命忠烈祠,向在仁安羌战役牺牲的中国远征军烈士,献上最诚挚的敬意。过程中,忠烈祠亦透过历史介绍与影片播放,使他了解国军致力历史保存的成果。
 
  费兹帕特里克昨日上午接受媒体专访并晋见马英九后,下午在台湾“国防部后备指挥部留守处副处长王上校、忠管组组长胡中校陪同下,向祀奉于台北圆山「国民革命忠烈祠」的烈士献花致意。
 
  过程中,由海军仪队官兵担任的襄仪在西式仪程下,手持花圈引导费兹帕特里克从山门缓步迈入大殿,费兹帕特里克并以举手礼向烈士致敬,随后以手轻抚花圈,低头追悼殉职的国军烈士近五分钟,以表无限追思。
 
  随后,王副处长特别向费兹帕特里克讲述齐学启将军在仁安羌大捷后,为率领伤兵脱离战场,遭日军袭击,最后在受俘期间殉难的历史;并播放「继志承烈,忠魂不灭—中华民国建国烈士」专辑中的滇缅战役片段,期能表达国军忠于呈现历史,使后人了解历史意义,继而传承前人忠烈意志,与费兹帕特里克长年致力使国际正视仁安羌战役的理念不谋而合。
 
  费兹帕特里克看完影片后,直呼该片段「与记忆中的战场实况完全相同」,不须透过翻译也能马上了解,并对忠烈祠的细心安排,与国军重视历史的考究留下深刻印象。
 
还原历史真相 彰显国军气节 (《青年日报》3月28日)

 
  2013年3月27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接见曾于1942年在仁安羌战役中,因中国远征军解围而获救的费兹帕特里克(Gerald Fitzpatrick)伉俪,除代表全体军民欢迎访宾一行,并对他还原”仁安羌战役”历史所做的贡献,表达高度谢忱。
 
  马英九致词时表示,1942年4月中旬,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在团长刘放吾将军的率领下,在缅甸仁安羌要域,与当时遭到围困的英军官兵奋力击退日军,使友军顺利北返,并援救英美记者、家属及传教士等,缔造“仁安羌大捷”。刘将军与113团官兵的英勇事迹,一直隐没逾半世纪之久,直到1992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造访刘将军,此事迹才公诸于世;其后,政府也特别颁发刘将军褒扬令,以表彰他的卓越贡献。
 
  马英九指出,仁安羌战役中,我军虽击退日军,但伤亡惨重,且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异常艰辛,因此,国军能于此时赢得第一场胜仗,不但使盟军士气大振,也是抗战史上境外取胜的首役,极具正面意义;此外,在“仁安羌大捷”后9个月,民国政府分别与美国、英国,在华盛顿及重庆签定平等互惠的新约,以取代旧时的不平等条约,显见国际社会并未忽略中国军队对此役的贡献。
 
  马英九进一步指出,费兹帕特里克上尉回忆亲身经历,分别完成《No Mandalay, No Maymyo-79 Survivors》及《Ditched in Burma》两本着作,不但还原缅甸作战真相,也将这段可歌可泣的史实呈现在世人眼前;费兹帕特里克上尉更亲自造访刘将军遗族,并致函英国首相及外长,吁请该国政府正视历史,承认并重视中国军队在此役的牺牲与贡献,殊值肯定。
 
  马英九强调,“国防部”已收藏费兹帕特里克上尉上开两本着作,做为此役的重要史料,并制作成爱国教育专辑,以阐扬历史意义;同时,他的第三本着作《Chinese Saves Brits in Burma》特别版,也以“中华民国百年纪念盘”式样做为封面;费兹帕特里克上尉更在26日,将英军在仁安羌战役中掳获的日军钢盔赠予“国防部”,以表达对中国军队的认同及牺牲贡献的感念,令人欣慰。
 
  马英九表示,费兹帕特里克上尉伉俪此行将接受媒体专访及召开记者会来还原滇缅战史,以彰显中国军人气节,激发爱国信念,希望他们在参访忠烈祠、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及金瓜石战俘营旧址等地后,能进一步了解台湾在致力保存抗战史迹所做的努力。
 
费兹帕特里克肯定国军致力文物保存 (《青年日报》3月29日记者施楚材/台中报导)

(图:梁豪威提供)
  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Gerald Fitzpatrick)伉俪昨日访问空军第四二七联队、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对于我国致力于保存抗战史迹所做的努力,认为非常用心,保存得相当好,很难得;对于在二战期间被中国远征军所营救,费兹帕特里克再次感谢国军营救,并表示将持续争取各界了解仁安羌战役史实,还原真相。
 
  曾参与二次世界大战仁安羌战役,目前高龄九十四岁的费兹帕特里克伉俪,昨日上午在“国防部官员陪同下,参访清泉岗营区空军第四二七联队,受到联队长王少将及官兵的热情接待,费兹帕特里克伉俪首先参观营区内由美军旧教堂改建而成的美军驻清泉岗基地足迹馆,对馆内收藏珍贵文物及照片,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费兹帕特里克伉俪到机堡参观经国号(IDF)战机,并以九十四岁高龄仍亲自登梯参观座舱,仔细聆听相关解说,让陪同人员及官兵感佩其求知的精神。
 
  现收藏于军史馆的「仁安羌大捷」战画,为国内知名画家梁中铭生前所绘,生动描绘国军当时入缅解救英军的战场实况。其女梁秀中将此画进行复制,托侄子梁豪威致赠给费兹帕特里克,感谢其还原历史真相的无私付出。(文:记者谢宗宪)
 
费兹帕特里克追思同盟国战俘(《青年日报》3月30日记者杨继宇/新北市报导)
 
﹙图:海军司令部提供﹚
 
  来台访问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昨日前往位于新北市瑞芳区的金瓜石战俘营旧址,追思当年曾被关押在此的同盟国军队战俘,并了解昔日同袍遭俘后的生活实景。尽管昨日天气状况不佳,费兹帕特里克停留仍颇有感触,咸认必须珍惜和平,并再次强调中国远征军对英国军队所做的贡献。
 
  回顾金瓜石战俘营的缘起,一九三三年日本人曾招募温州人至金瓜石采矿,建有十座工寮,本地人称为温州寮。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初,日军突击马来亚,英军全线溃败,后被迫于来年一月三十一日退守新加坡。同年二月中旬,驻新加坡英军总司令亲自签署投降书,将新加坡的主权交给日本。
 
  然自二次大战战事开启后,因招募工人不易,日军乃利用战俘为其生产铜矿,以供战争所需,约有一千一百余位大英国协战俘自新加坡送往台湾,其中五百二十余位战俘被送到金瓜石。直至日军投降,这批英国战俘只有近九十人生还。
 
费兹帕特里克感怀盟友共同抗日史实 (《青年日报》3月31日记者洪健元/台北报导)
 
费兹帕特里克伉俪昨日前往华山文创园区,参观「国家记忆」影像展,希望世人珍惜当前「和平」、「自由」的可贵。(记者洪健元摄)
 
  英军二战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昨日前往华山文创园区,参观「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解密」影像展,藉由当年中缅印战场的珍贵照片与影像纪录,感怀当年远征军不畏牺牲,英勇解救受困盟军的伟大贡献。
 
  曾在民国三十一年仁安羌战役中,因中国远征军解围而获救的费兹帕特里克,昨日在“国防部的安排下,前往参观影像展,在导览人员细心的解说下,细细品味华美两国在中缅印战场联合对日抗战的珍贵历史照片。
 
  其中,在观看「肖像数组」、「轰炸地图」为主题的历史珍贵照片时,驻足观看甚久,并不时指着照片中的景物,回忆起过往被日军围困的惊险历程,感念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将军率官兵英勇解围,并希望世人勿忘这段历史,珍惜「和平」、「自由」的可贵。
 
感恩访华(《军闻社》3月25日)

高龄九十四岁,曾参与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廿五日晚间抵台,见到青年日报以全版报导中国远征军在二战中仁安羌战役的史实,费兹帕特里克感恩之余,也拿起报纸拍照留念。(军闻社周升炜)
 
远征军驰援缅甸盟军 英军二战退役上尉访华致谢(《军闻社》3月25日)

高龄九十四岁的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左三),廿五日偕同夫人抵台,明天将拜会“国防部长”高华柱,向二次世界大战仁安羌战役中奋勇杀敌的中国将士,致上最高的敬意。(军闻社记者周升炜摄)
 
图文:左证历史 (《军闻社》3月25日)
  收藏于陆军司令部军史馆的「仁安羌战役」战画,生动地描绘国军在民国卅一年远征缅甸,解救遭日军围困的七千多名英国部队,进而改变亚洲战区局势的真实景况;在该战役获救、现已高龄九十四岁的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左)廿六日拜会“国防部长”高华柱时,看到这幅油画,战役过程彷佛历历在目,也唤醒他心中对中国远征军英勇参战、援助盟军的场景,再次向中国远征军表达崇高敬意。(军闻社李一豪)

高华柱接见英军二战上尉 肯定宣扬仁安羌战役贡献(《军闻社》3月26日)

国防部长”高华柱廿六日接见费兹帕特里克伉俪,表彰他宣扬国军光荣战史与仁行义举的贡献。(军闻社记者李一豪摄)

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廿六日拜会台湾“国防部长”高华柱,并致赠他的新作「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英军-仁安羌之役」,还原国军英勇援救盟军的史实。(军闻社记者李一豪摄)

国防部长”高华柱廿六日接见来访的费兹帕特里克伉俪,现场并展示收藏于陆军司令部军史馆的「仁安羌战役」战画,生动地描绘国军在民国卅一年远征缅甸,援救英国部队的真实景况。
图文:献花致意(《军闻社》3月27日)

高龄九十四岁,曾参与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廿七日前往台北圆山忠烈祠献花致敬。费兹帕特里克以手轻抚花圈,低头追悼忠烈殉职人员,感念当年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战役牺牲的烈士,表达无限追思。(军闻社陈建兴)
专访:难忘仁安羌战役 费兹帕特里克致力维护史实 发稿日期(《军闻社》3月27日)

在二战期间仁安羌战役中获国军解围而生还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详述当年战场景象,也表达对中国官兵的感怀。(军闻社记者李一豪摄)
  
  「这段记忆从到了缅甸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我脑海里,不需重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缅甸仁安羌战役因中国远征军解围而生还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在访谈中详述当年战场景象,也表达自己七十一年来对中国官兵的感怀,以及维护这项史实的坚持。

  费兹帕特里克虽已高龄九十四岁,仍旧清楚地指出自己是一九四二年三月五日抵达仁安羌战场,当时英军第一师与日军作战几乎已弹尽援绝,一直到仁安羌战役前夕,他所属的单位由原本五百人耗损至一百廿人,几乎无法战斗。

  费兹帕特里克说,他的部队当时所处位置附近为油田,此点与“国防部现存「抗战时期滇印缅作战」的史料中所述:「敌军第卅三师团陷仁安羌,包围英缅军主力于油田区」的文字不谋而合,显示费兹帕特里克不仅记忆深刻,描述的细节正确性极高,更证明国军在此役中大败日军,为七千余名英军解危,并救出五百多名被俘记者、传教士的辉煌战果,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史实。

  对于当年我中国远征军部队前往驰援的景象,包括当时援军采三并列赶至战场,以及如何进入战术位置与日军展开驳火,费兹帕特里克至今仍感历历在目,他强调「你一定要在现场亲眼看见,才有办法描述这段历史,这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

  费兹帕特里克表示,他当年带领一批优秀的士兵参战而幸存,大家对于这段震撼且感人的历程,均感怀在心,且期望世人重视这段历史;因此,他近年陆续撰述相关著作,还不断投书给撒切尔夫人以降的历任英国首相,希望还原史实真相,并辗转与当时参加战役的刘放吾将军之女取得联系及会面,目的在使这段历史更加完整、得到维护,藉此表达对我中国远征军官兵的尊崇与敬意。

 
费兹帕特里克参观「中缅印战场」影像展 感怀远征军贡献(《军闻社》3月30日)
英军二战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伉俪卅日参观「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解密」影像展,感怀中国远征军不畏牺牲,英勇抵抗日军进犯。(军闻社记者林宜庆摄)
  
  英军二战退役上尉费兹帕特里克(Gerald Fitzpatrick)伉俪,今天前往华山1914文创园区,参观「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解密」影像展,藉由当年中缅印战场的珍贵照片与影像纪录,心中更加感怀远征军不畏牺牲,英勇解救受困盟军的伟大贡献。

  曾于民国卅一年在仁安羌战役中,因中国远征军解围而获救的费兹帕特里克伉俪,下午由“国防部安排前往参观「国家记忆」影像展,在导览员的细心解说下,逐一浏览华美两国于中缅印战场联合对日抗战的珍贵历史照片。

  参观过程中,费兹帕特里克不时指着照片中的景物,回忆起七十年前被日军围困,远征军新卅八师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将军率官兵英勇解危的历史,他希望世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自由」的可贵。
 
文章来源台湾《军闻社》《青年日报》(本网编辑略有删改)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