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於緬甸仁安羌為中國遠征軍113團犧牲官兵揭碑致詞
2013-01-25 12:00 中国远征军网


中國國民黨蔣孝嚴副主席辦公室主任 詹清池

主辦單位劉主席偉民先生及來自兩岸各位先進大家好:
  七十年前中國遠征軍113團在此地對日抗戰,打了一場輝煌的勝仗,202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為日後抗戰勝利埋下一顆很關鍵的種子。當時不論在國際宣傳上、國軍士氣的激勵上,乃至青年從軍的熱潮,都發揮很大的影響。
  根據統計,八年對日抗戰,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000萬人,武裝犧牲的軍人超過280萬人。我們雖然趕不上那個大時代,但我們有責任教育下一代年輕人:歷史不能遺忘,更要飲水思源。今天的儀式上,除了烈士後人對先人的慎終追遠,還有來自兩岸中國人對先烈的追思緬懷。但更重要的是,無數為抗戰犧牲的忠魂需要國家給予最高的榮譽,尤其是兩岸領導人的褒揚。換言之,當年國共合作對日抗戰,那麼,現在從人道上,更可以再一次共同紀念為中華民族存亡而犧牲的忠烈英靈。如果說對外侵略、濫殺無辜的日本人,都可以得到日本帝國的祭祀與榮耀(進入靖國神社),中國軍人為抵抗外侵而犧牲的忠魂,更有資格得到國家的榮顯與安慰。在此,我想提出幾點建議如下:
  一、 兩岸(或國共)共同紀念抗日犧牲將士。盡管大陸各地建立了很多抗戰紀念碑,但紀念先烈忠魂應有名有姓,如美軍越戰紀念碑(5萬多名)、靖國神社(246萬餘名)、崑崙關抗日紀念館(1萬五千餘名)。目前在台北的忠烈祠供奉抗戰犧牲的忠魂名單有33萬名,在大陸各地亦有不少檔案資料,兩岸可以整合共同紀念。
  二、 兩岸共享抗戰史料研究。當年較權威的史料多數隨國軍轉運來台;然數十年來大陸也做了大量的蒐集研究,雖然做全面性搶救抗戰史,卻獨漏台灣存檔這一部分。目前雙邊的資料多數也已公開化,兩岸應探討共享抗戰史料研究,讓抗戰歷史盡速回歸一致的客觀事實。
  三、 無數抗日英雄應追朔其應有的歷史定位。尤其抗日將領,多因參與過「剿匪」,或內戰「投共」等內部政治立場等因素,而扭曲其對外抗敵應有的歷史定位。讓歷史歸歷史、政治歸政治,率爾做意識形態的切割,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四、 兩岸共同建立愛國教育基地。台灣老一輩較沒有對日情結,年輕一代又漠不關心,甚至有哈日潮。因此兩岸傳媒所完成的紀錄片整理應可互通有無,並定期舉辦年輕人的愛國教育活動。
  兩岸關係的融合,目前已經進入到文化交流合作、心連心的進程,抗戰歷史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情感,甚至是共同的仇恨,是現階段兩岸難得的共同交集,應該要珍惜善用。
最後,我祈求中國遠征軍埋骨異鄉的抗戰忠魂在這裡能夠安息,也向在座來自兩岸參與今天紀念儀式的諸位先進表達敬意,謝謝。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