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中国远征军忠魂回家
2013-01-19 17:11 中国远征军网

 

 
 
  动态

  71年前,他们在远离故土的缅甸与日寇征战,完成任务后被令撤回祖国腹地,但依然有很多人无法撤离当时的战场,他们是中国远征军将士。2013年新年伊始,依然“驻守”的战士,终于“撤回”祖国,只不过,这次撤回离他们出征已逾71年。

  1月15日,中国远征军仁安羌之战202位阵亡将士灵位抵达重庆。这也是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71年来,首次有灵位牌归国。

  市民在202位远征军灵位前深深鞠躬。重庆晨报记者 王海 实习生 胡杰儒 摄

  魂归故里

  接受广大重庆市民瞻仰

  1月15日晚,中国远征军仁安羌战役202位阵亡将士总灵位随志愿者一起抵达重庆。随后一直被安放在渝中区大溪沟人和街74号中国远征军网工作室里。

  昨日,重庆晨报记者来到位于8楼的中国远征军网工作室。202位阵亡将士总灵位被放置于一个50平方米的大房间,进入工作室,灵位一下映入眼帘。

  灵位牌高1.2米,底座宽60公分。灵位牌安放在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上,桌上铺有白布。灵位前,左右各放有两束花,由白菊、黄菊和百合组成,灵位正前方有一束腊梅、一盘橘子和一盘苹果等物品。

  灵位牌是缅甸华侨用最好的花梨木做的。除了正面刻有“中国远征军仁安羌之战202位阵亡将士灵位”字样,基座还有缅文“中国军魂永垂不朽”字样。

  而在灵位牌后方,有一条白底黑字的横幅,上面写着“气壮山河热血洒异域 光明日月忠魂归故里”的联句,气氛肃穆。

  中国远征军网的副主编罗亮介绍,自从灵位牌运抵重庆,每天都有市民前来瞻仰烈士英灵,而这也正是此次远征军将士灵位停驻重庆的原因之一。并且,重庆是组建远征军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的签署地,远征军将士灵位来渝意义重大。

  南山之土

  奠基首座远征军纪念碑

  1942年,以潇湘子弟为主体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击溃日军,解救在缅甸仁安羌被围困的英军、美传教士及记者7500余人。此役史称“仁安羌大捷”。

  2013年1月13日,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在仁安羌举行落成典礼。抗战名将、时任远征军113团的湖南籍团长刘放吾后代、两岸抗战专家学者等60余人,出席了揭碑仪式。

  刘放吾次子刘伟民说,这是中国远征军70年来在缅甸所建造的第一座纪念碑。

  为了遵从缅甸当地的习俗,纪念碑修成塔的形制,塔身背南面北。

  由于开工在即,时间紧迫,来不及辗转从湖南取来泥土,志愿者们只得取了一抔重庆南山云岫楼的泥土,和一枚军用指北针一起埋在基座下,意在让英灵知道家的方向。

  中国远征军网志愿者罗量介绍说,纪念碑修建时,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帮助,他们自发前来搬运沙石、砖块。在今年1月8日,按缅甸风俗举行了一场仪式,仁安羌市市长等当地官员也参加了。

  重庆志愿者

  群策群力不忘远征军历史

  重庆“中国远征军网”的志愿者们,为“仁安羌大捷纪念碑”的建成,颇费心力。

  舒莺是其中一名志愿者,她也是《中国远征军》的作者之一。

  2007年,“中国远征军网”在重庆建立。关注中国远征军的重庆志愿者们,常常到缅甸考察,在那里看到的情景,常常让他们唏嘘不已。

  “在那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很多墓地和墓碑都被铲平,而英国在仰光建立的国家公墓气势恢宏,即使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也在战后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缅甸日军作战过的地方修建大量的纪念碑,甚至连战马都受到供奉。”舒莺说,志愿者们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他们的想法,与刘放吾次子刘伟民不谋而合。

  正因如此,他们决定联合国内外的爱心人士,合力来建这个纪念碑。在志愿者中国远征军网负责人舒宏舰等人的努力下,纪念碑于2011年10月启动建造,历时一年后建成。

  舒莺说,纪念碑建成当天,有3000多名当地华侨自发来到现场进行悼念。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