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盟軍對德作戰回顧:中國遠征軍與阿拉曼會戰
“1942年夏季,中國遠征軍是在失敗不可抗拒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著緬甸戰局;盟軍北非戰場獲得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遠征軍以其悲壯的失敗換回英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1942年的緬甸戰場同北非戰場、西西里登陸、庫爾斯克會戰的確存在著緊密的關聯”——倪樂雄
一、入緬作戰失敗的主要原因——美軍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
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貢獻,以往僅限於對蘇德戰場上和太平洋戰場有牽制日本的作用。但將各戰場之間的關係作了一番認真的梳理後發現:1942年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浴血奮戰,同北非戰場的阿拉曼會戰、以及蘇德戰場決定了德國命運的庫爾斯克會戰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係。
1940年9月,日軍侵入越南,威逼英國馬來亞、新加坡、緬甸等遠東殖民地後方。英國見勢不妙,決定與中國結成軍事同盟,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並于10月重新開放三個月前爲討好日本而關閉的滇緬公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要求中國派軍隊入緬協助英軍保衛緬甸。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佈共同對軸心國家作戰。翌日,蔣介石就任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美國的史迪威將軍任中國戰區參謀長。隨後,中、美、英經協商決定,由史迪威指揮中國遠征軍三個軍(杜聿明第5軍、甘麗初第6軍、張軫第66軍)進入緬甸,協同英軍隊對日作戰。美國方面提供作戰物質並出動第10航空隊對中國遠征軍實施空中掩護。
然而從3月初至8月中旬,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以慘敗告終,一路退往印度,另一路退回雲南境內,十萬大軍只剩下四萬餘人。以往史家認爲,史迪威指揮失措、英軍不顧大局擅自撤退,蔣介石越級指揮、某些將領消極避戰等等是主要原因,也順便提到沒有制空權的因素。此說因襲至今。
實際上除了制空權外,其他原因或者不能成立,或者是在戰場形勢嚴重逆轉情況下産生的,具有不可抗拒性。史迪威在1943年率中國駐印軍向緬北出擊時,顯示出不凡的指揮才能。蔣介石越過史迪威發指令的情況,不僅存在於第一次入緬作戰,第二次入緬作戰大獲全勝時同樣存在,史迪威甚至爲了進攻密支那,勸說鄭洞國別受蔣介石的干擾。至於某些將領消極避戰更值得商榷,因爲當戰局已經無法挽回時,與敵脫離接觸,保存有生力量是唯一正確的戰場選擇,怎能說成“避戰自保”、“消極避戰”(見張憲文主編的《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第275頁、280頁)同樣是這些部隊,爲何能打出氣壯山河的“同古包圍戰” 和“仁安羌大捷”呢?英軍確實打得很糟糕,他們的崩潰導致中國遠征軍側翼危機,但爲何後來的英法爾會戰卻打得有聲有色?另外,曾擔任遠征軍第5軍軍長的杜聿明將軍發表于1960年的《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述略》,對此戰失敗的原因分析是在特赦戰犯身份和特定政治環境下的産物,同樣有值得商榷之處。
分析一場會戰的成敗,不能違背一般的軍事規律而苛求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總是受到具體條件限制。在戰場對抗中,無論進攻還是防守,火力是決定性的因素。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採取的基本作戰樣式和作戰規律——地面部隊與空軍的協同來看,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把原定用於掩護地面作戰的強大的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日本空軍自始至終掌握著緬甸戰場上空的制空權,而中國遠征軍始終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作戰,在每次關鍵性戰鬥中,日軍由地面和空中構成的火力均占絕對優勢。同樣,英軍也是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崩潰的。
以關鍵性的同古保衛戰爲例,日本空軍自3月17日起進行了多次轟炸。3月26日,日軍由空中和地面的坦克、重炮構成優勢火力,突入市區。同時以90架飛機猛轟同古以北的平滿納,炸毀火車站,使大量的援軍無法增援同古守軍。相反,日軍的增援部隊於28日到達戰場,杜聿明率第5軍全力攻擊包圍同古之日軍,企圖內外夾擊,但卻沒有成功。中國守軍被迫於30日放棄同古,整個戰局趨於惡化。如果制空權在中國方面,那麽,戰況將反過來,日軍增援被阻止,中國援軍趕到,內外夾擊在空軍支援下就會獲得成功,日軍將潰不成軍。這一假使能否成立?第二次入緬作戰的勝利作了最好論證。
如果中國軍隊地面火力與日軍持平或超出,再享有完全的制空權,就同樣能夠擊敗日軍。1943年10下旬中國駐印軍向緬北的戰略反攻充分證明了這點。1943年12月28日,中國駐印軍在美國第10航空隊(兩個航空營)支援下,激戰四晝夜攻克於邦,日軍大本營戰史記載:“歷來的行情都是日軍一個大隊(團)對付中國的一個師而綽綽有餘。尤其在九州編成,轉戰中國素有把握的第18師團與中國軍戰鬥,更有最強的自信心。豈然胡康河谷的中國軍無論在編制、裝備和戰法與訓練上都完全不同,……使我軍損失慘重。…… 我軍接得此情報後,均爲之愕然。”(見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下冊 第971頁)。
據中國駐印軍第22師師長廖耀湘回憶:“……當面之敵,只日本18師團,又沒空軍掩護,而當時18師團火力稍遜于駐印軍的廖、孫兩師,加上美國一個步兵旅與後續可能調用之新30師,認爲占絕對優勢,可以一舉進出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因而立刻發動大規模行動,首先攻破猛關,擊破十八師團的主力,前鋒利用空投補給,不顧後方交通,直簿密支那地區。”(見廖耀湘、杜建時《我們所知道的關於美蔣勾結的內幕情況》《文史資料選輯》第29輯第12頁)。
中國駐印軍獲得美式裝備後,兵出胡康河谷後,在絕對制空權的掩護下,利用空運補給,空降部隊,空中轟炸,連克孟關、孟拱、密支那、八莫、臘戌,擊破日軍精銳第18師團、第56師團、第2師團。與此同時,集結于雲南境內的中國遠征軍在陳納德第14航空隊的掩護下,擊潰當面敵人,與駐印軍會師。
時任中國軍隊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認爲:“當時日本東條英機式飛機已爲美國P—51驅逐機所制服,美國並有B—25、B—29轟炸機等攻擊利器,在緬甸崎嶇山地轟炸敵人代替炮兵火力,敵空軍處於劣勢,此亦敵失敗之主因(《白崇禧回憶錄》第238頁)”、“……飛虎隊到來,擁有P-51驅逐機及馳名國際之B-25、B-29輕重轟炸機,性能皆遠超日本,我空軍之劣勢頓時改觀,遠征軍因得飛虎隊之支援,掌握制空權,故於地面作戰大爲有利(《白崇禧回憶錄》第239頁)。”
許多專家都意識到,日軍掌握絕對制空權是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的原因之一,但卻沒有進一步詳細論證並指出,它是最重要的原因,它是引發後來一系列戰場危機的總根源。由於喪失了制空權,中國遠征軍“自始至終均呈被動之態勢”(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第193頁)
德國隆美爾元帥對制空權與地面部隊的關係,有切身感受和精闢論述:“假使敵人握有完全的制空權,那麽我方儘管擁有極現代化的武器,但還是無法和他作戰的,那就好像是野蠻人碰到了近代歐洲國家的精兵,其勝敗是不問而知了。……所以我們不能再依賴摩托化的兵力,以來作機動性的運用,因爲他們是最容易受到空中攻擊的毀滅(《隆美爾戰時文件》第333頁)。
今天,當人們從唯意志論的歧途中走出來,客觀地審視戰爭就會發現,在1942年夏季的緬甸戰場,喪失制空權且地面火力略遜一籌的中國遠征軍的失敗,客觀上具有不可抗拒性。
二、緬甸戰場與北非戰場的制空權交換
日軍掌握絕對制空權是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慘敗的決定性因素。根據當初約定,美國派出強大的空軍,以第10航空隊番號爲中國遠征軍提供空中掩護,如果美國政府兌現承諾,即便美空軍不能掌握完全制空權,起碼可以同日本空軍對半分享緬甸戰場的制空權,起碼能夠在空中纏住日本空軍,使之不能直接支援地面作戰。這樣也會使中國地面部隊的壓力大爲減輕(比如同古之戰,平滿納火車站不被日空軍炸毀,中國援軍就會及時趕到,即使美空軍不能直接支援地面作戰,但地面作戰雙方援軍都已經趕到並投入戰鬥。不會形成我方援兵不及,敵方援軍趕到的絕望之勢)。
1942年5月初,原定用於緬甸戰場的美國第10航空隊突然調往北非,是因爲北非英軍在隆美爾指揮的德意軍隊打擊下,已接近總崩潰。如果北非失陷,英聯邦等於折斷了脊梁,英國本土同遠東和澳洲之間的聯繫將被切斷,無法動員英聯邦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控制了北非,不僅英聯邦之間擰成一股繩,而且可以西西里爲跳板,進攻義大利,打擊在希特勒佔領的歐洲“柔軟的下腹部”上,而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考慮是“先歐後亞” 。
1942年1月下旬,也就在中國遠征軍出征前兩月,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從布魯加港開始了進攻,2月占領班加西並控制了整個昔蘭尼加。6月突破英軍加查拉防線,並攻佔托布魯克,迫使守軍投降。7月追擊馬特魯之潰軍,越過埃及邊境,直逼英軍北非最後一道防線——阿拉曼防線。隆美爾“非洲軍團”的之所以取得勝利,關鍵在於凱塞林第二航空兵團癱瘓了英國馬耳他島空軍基地,獲得北非戰場的戰略和戰術制空權,並對地面戰鬥實施了火力支援,以及保障了地中海航線的暢通,使得隆美爾“非洲軍團”作戰物質得到及時補充。
當美國在5月初決定將用於中國遠征軍的地面裝備和作戰飛機緊急調往北非後,形勢立刻發生逆轉,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相持階段,英軍馬耳他島的空軍基地重新活躍,英國空軍迅速掌握了北非戰場的戰略和戰術制空權,幾乎完全切斷了軸心國地中海航線,使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得不到裝備和燃料的補充。在8月最後一個星期裏,英軍獲得50萬噸補給品,而德意軍隊只獲得1萬噸補給品。在坐以待斃的前景威脅下,隆美爾被迫同英軍在阿拉曼一線展開決戰。喪失制空權和燃料短缺的“非洲軍團”在決定北非命運的阿拉姆哈勒法戰鬥中遭到慘敗。
曾任隆美爾“非洲軍團”作戰處長的梅林津在回憶錄《坦克戰》第66頁、180頁,186頁上,對雙方實力和戰場情況有如下描述:
“……但是英軍的空軍優勢是毫無疑問的。還有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是,要打一場打仗,我們的汽油是不足的。”
“……但到了1942年5月,英國裝備了(美國)‘格蘭特’坦克以後,(英國)第8集團軍的坦克實力有占了上風。”
“英軍的炮兵還不斷”轟擊非洲軍,再加上飛機不停地轟炸,我軍損失慘重。汽油儲備幾乎消耗完了……非洲軍已處在危殆中。9月1日這一天,坦克部隊進退維谷,動彈不得,並遭到炮兵和航空兵不斷的轟炸。……9月2日早晨,隆美爾決定撤退,但由於缺乏汽油,在白天進行任何大規模的退卻都是不可能的,非洲軍只得就地不動,接連不斷地遭到飛機轟炸和炮火的襲擊。……9月3日,隆美爾的突擊群全力以赴地向東撤退,我們扔掉了50輛坦克、50門野炮,還有約400輛戰傷的汽車。”
威廉.夏伊勒在其名著《第三帝國的興亡》第三卷 第1262頁中也指出:“……但是隆美爾沒有達到目的,9月3日,他中止戰鬥,轉攻爲守。在埃及的英軍好不容易得到了人員、槍炮、坦克、飛機的有力增援(坦克和飛機主要來自美國)。”
隆美爾元帥在自己日記中,分析阿拉曼會戰失敗原因時寫到:“英國人的空中優勢,已經使我們過去戰無不勝的戰術規律,都隨風飄去了。除了我們自己也有一個強大的空軍以外,對於敵人的空中優勢,就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真正的答案。”
分析至此,不難發現,北非戰局徹底逆轉取決於制空權,英軍獲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是在美國大量飛機坦克支援下獲得地面和空中優勢,並以放棄緬甸戰場制空權、讓中國遠征軍承受巨大壓力爲代價。如果美國這些飛機坦克按原來約定,配屬給中國遠征軍,那將産生怎樣的後果?阿拉曼會戰英軍的勝利和後來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的勝利已經充分說明了問題。
因此,中國的戰史學家們應該負起責任來,向人們指明:1942年夏季,中國遠征軍是在失敗不可抗拒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著緬甸戰局;盟軍北非戰場獲得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遠征軍以其悲壯的失敗換回英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三、中國遠征軍影響之餘波
阿拉曼會戰後,在北非戰場的德意軍隊徹底喪失了主動權,並最終於1943年5月12日向英美軍隊投降。1943年7月12日,也就在北非德、意軍隊全軍覆沒兩個月,英美軍隊以北非爲跳板,不失時機地發動西西里登陸,打擊在希特勒“柔軟的下腹部”上,將戰爭引向歐洲本土。
此刻,蘇德戰場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到達轉捩點,蘇德雙方的統帥部都放出了最後的戰略預備隊。德軍南面曼斯坦因集團逐漸佔領上風,蘇軍最高統帥部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草原方面軍羅特米斯特羅夫的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已經全部投入戰鬥,並遭受嚴重挫折。
曼斯坦因元帥在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中寫道:“……在這個時候也擊敗了敵方機動預備隊所作的反擊,敵方的十個戰車或機械化軍均被擊潰及受到嚴重損失。到了7月13日,面對著南面集團軍的敵軍共被俘2萬4千人,損失戰車1800輛,野炮267門,戰防炮1080門。……。7月13日,當戰鬥達到了其高潮,勝利似乎即在目前之際,兩個集團軍的總司令被希特勒召往彙報。他在開會時首先宣佈西方聯軍已在西西里登陸,所以情況是已經發生了一個嚴重的逆轉。……所以在義大利和巴爾幹西部都有成立一個新軍團之必要。這些兵力必須從東戰場上去抽調,因此‘衛城’作戰必須要停止。……我就指明出來戰鬥現在是正好達到了其頂點,此時若是擺脫戰鬥即無異于放棄了勝利。我們至少要把敵軍的機動預備隊都完全擊潰才罷手。”
蘇軍朱可夫元帥也承認:“從分析敵人的行動中可以感到,別耳羅德地域的敵軍是由比較有主動精神的有經驗的將領指揮的。實際上就是這樣。這個敵軍集團的首領是曼斯泰因元帥。”
盟軍在西西里的迅速登陸使希特勒驚慌失措,拒絕了曼斯坦因等將領的意見,作出了立即撤出庫爾斯克會戰的愚蠢決定,放棄了快要到手的勝利,導致了戰略主動權徹底喪失。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固然沒有直接影響庫爾斯克會戰的結局,但仍需客觀地地指出:1942年的緬甸戰場同北非戰場、西西里登陸、庫爾斯克會戰的確存在著緊密的關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個戰場就是這樣不可分割地成爲一個整體。
(資料來源:新浪軍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