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远征:重庆抗战文化之我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现,其冲击力和影响力具有强烈的摧毁作用和建设作用,在对外开放、全球一体化、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力绝不可小视,小到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到可以摧毁一个国家、民族。
重庆抗战文化牌的提出与打造,市委市政府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但多年来未见出彩,并没有引起国际国内重视和广大市民的认可。我认为不是选题问题,而是对抗战文化本质属性把握不准造成的。抗战文化应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民族自豪感,具有值得骄傲、值得传承的精神,而重庆提出抗战文化却选择了“大轰炸”这个屈辱悲惨的历史作为基调,有其副效应,就其文化自有的凝聚作用、震撼作用、影响和传播作用而言,显得比较薄弱。
“大轰炸”在二战史上确实是一段极其惨烈的事件,其轰炸时间之长、日军飞机出动架次、投弹数量、重庆人民伤亡数量以及城市的摧毁程度,在二战期间处于前列,和英国伦敦大轰炸所差无几,但不同的是,英国军队组织了强烈的反击,击落战机无数,是以胜利而名留二战军事史册的,成为伦敦人的骄傲。而重庆呢?国民党军队无力还击,是挨打挨炸的屈辱历史。因此,我认为“重庆大轰炸”不能作为抗战文化研究、宣传的主要基点。它不仅不能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拼搏的精神,更起不到振奋人心的作用,不能体现民族骄傲感、自豪感和精神文化冲击力量作用,“重庆大轰炸”的选题值得商榷。
在这里,我建议重庆抗战文化选题以“中国远征军”为研究、宣传对象,这是一段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值得歌颂、值得传承的历史,它以全歼日军的彻底胜利翻开了中国近代几百年反侵略战争历史的新篇章,而且这是一次国际合作的典范。站在今天的角度,用开放的眼光,全球化的视野去审视这段历史,确有很多值得思考、发扬,传承的精神,应该成为我们重庆宣传抗战文化的主体。
一是在重庆遭受日军大轰炸时,组成了中国远征军奔赴滇缅前线,浴血沙场,英勇抗敌,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勇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中华儿女牺牲自我,用数十万军人的生命确保了欧洲、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一种彻底的国际主义奉献精神。
三是远征军不畏艰难拯救英国军队,在缅甸、印度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团结合作,联合抗日,支持缅甸人民的民族独立,在大反攻中取得胜利,是国际主义援助精神的充分体现。
四是中美、中英合作成功的实施了许多经典战例,为最后取的胜利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
五是中美、中英的合作是中西方文化碰撞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活动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总之,作为抗战文化的中国远征军集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为一体,是重庆抗战文化不可多得的一块瑰宝,值得大书特书,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对打造重庆品牌,打造重庆作为二战时期反法西斯亚洲战场指挥中心,增进国际间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重庆人值得骄傲并引以为豪的精神力量,它将极大的增强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无疑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增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其派生出来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冲击力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周荣蜀 (本文作者系中国远征军网站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