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抚今忆昔 > 正文

魂不断蓝桥 烽火岁月里的世纪情缘
2013-08-28 09:14 中国远征军网


  

  一张被大火烧过的信纸、一份残缺的情书,68个英文单词、短短两句话的中文翻译,这封在1944年写于密支那战役前线的情书背后是一对96岁老人相守近70年的世纪情缘。男主人公曹越华精通英、法、俄三国语言,曾在“二战”中印缅战场上担任史迪威将军的翻译,被史迪威将军称之为“知音”。而女主人公王德懿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是当年该校来自中国西部地区惟一的女生。抗战烽火涅槃,她先后走进5所著名大学,被称为“中国第一流亡女生”。
 
  
 
1 青春燃烧的恋爱往事
 
  在重庆市南坪福利社,95岁的曹越华牵着96岁妻子王德懿的手,缓缓坐到沙发上,曹越华手中捏着一张残缺了一角的信纸。曹越华说,“当年我向她表白,是中文和英文的,现在我都可以背下来。”此时,靠在身旁的王德懿不断推着老伴,“你再背一遍给我听听。”
 
  时光回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抗战中的昆明既是面临西南方二战中印缅战区前线盟军的大本营,也是朝对东北向中国抗战后方国民的大本营。中国最著名的一流学府北大、清华、南开决定三校合一为西南联大内迁昆明后,学者云集、群贤毕至,形成了中国西南大后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1943年初,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外语的知识青年入伍。在时任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的推荐下,曹越华成为复旦大学最早走向前线的学生。从1943年春至1944年夏,曹越华在昆明的炮兵学校从事翻译工作,协助士官们学习军事知识和掌握武器的技能。
 
  与此同时,王德懿也结束了流亡的学生生活来到了昆明,入住于西南联大读书的妹妹租赁在金鸡巷的一套平房里。王德懿是巴渝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是20世纪中国西部唯一租界地、重庆开埠史的地域标志——南岸王家沱王氏家族的大小姐。生于1917年的她,曾是西部第一位考入上海交大的女学生。抗战烽火涅槃,她先后走进5所著名大学,被称为“中国第一流亡女生”。
 
  一天,王德懿参加了一个聚会,有西南联大学生徐再享、徐敦睦与浙江大学学生周家骝(我国著名桥牌理论家)等,以及妹妹王德芬的好友复旦大学的程君礼、曹越华等20余人。在众多激情侃谈交织的目光中,谁都没有发现,时有一泓清澈见底的“秋波”眉来眼去地互动、掀搅起两个年轻人的心,他们就这样一见钟情。不一会儿,优美的音乐响起,婀娜的舞步转动,曹越华鼓足勇气面红耳赤地冲到了王德懿的面前:“小小……姐,请你跳跳一个舞好吗?”彼此勾勒憧憬千百遍的梦中情人倩影,终归还是在这舞曲中找到了合拍的节奏和脚步。
 
  
 
2 浪漫在中印缅战场
 
  当年,曹越华在昆明炮兵训练所拖载组担任翻译官,因表现出众,被提升为译员队副队长。1944年7月28日,曹越华突然被调往密支那战役(中国驻印远征军反攻缅甸战役中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前线,在去巫家坝机场途中遇程君礼(“飞虎队”美军招待所的中校所长、陈纳德将军的后勤官,后成为曹越华的妹夫),才在车上向他大喊一声“我先飞到印度去了,请转告德懿。”
 
  当晚,曹越华被浸泡在新一军新30师88团第3营为他在前线阵地上专门搭建的“人”字形架战壕,热带季候暴雨如注,霎时就灌满了水。伸手不见五指漆黑的夜空,火光升腾、硝烟弥漫,四周的枪声、炮声、雨声交混在一起,近在咫尺。这阵势已把一个从未摸过枪的“文弱书生”推到了一个人生极度的考验之中。“这一晚是我人生最漫长难忘的一夜。”曹越华说:“我身困‘水牢’,又冷又饿又疲倦,无奈,寒冷的雨水和思绪刺骨,似万箭穿心。如果说生命的本体还有一点意识,那就是一种强烈的‘三感’:一是对生命死亡的恐惧感,二是对父母养育的谢恩感,三是对远方恋人的思恋感。”在密支那阵地战壕,曹越华迅速把这一晚的生死情景和感想写成了一封信,通过军邮投递了出去。
 
  当在昆明的王德懿接着这封信时,她彻夜失眠了。眼泪一番又一番不停地滴落在信纸上。此后,王德懿的生活更多了一份担心、一份牵挂、一份思念。
 
  密支那战役之后,曹越华奉命调往缅甸重镇密支那任翻译官。作为翻译官,曹越华平日里须将美军截获的情报译成中文,交给中国军队的首长们研究以制订作战计划。双方首长会晤时,曹越华就在美军作战计划和中军作战计划间来回“穿梭”,为双方首长传递信息。加上了曹越华这座桥梁,孙立人将军和史迪威将军不但在作战上能够彼此谅解、精诚合作,生活中也成为了忠诚的朋友。曹越华说,当得知他是复旦大学足球队的中锋,曾是美国西点军校足球队队员的史迪威立刻将他引为同道。“他临走时,用中文对我说,‘以后我们俩就是知音了,又会打仗,又会打球。’”
 
  1945年11月22日,昆明火车站,人潮涌动。月台上有一个身着素色旗袍的窈窕女子。火车缓缓进站。走下来一个身着美式军服,肩佩中校军衔的年轻人。在月台上,他把一枚戒指套上了她的手指。戒指上血红的宝石,透射出美丽的光辉——那熠熠闪烁的,仿佛是缅北的战火,又仿佛是战火淬炼后永不磨灭的爱情之光。王德懿回忆这段往事时用双手捂着嘴笑,“当时那个情景啊,就像《魂断蓝桥》,如果拍下来太幸福了!”
 
  1945年10月20日,曹越华与王德懿在昆明喜订鸳盟,并在当日《云南日报》刊登了“订婚启事”。十几天后,他们回到了重庆。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郭沫若、一些革命前辈领导和蒋介石、林森等国民党政界要人都曾去过,寓意着国共两党合作历史双重“背景”含义的北泉“数帆楼”——重庆名阁举行了盛大婚礼,复旦大学第二任文学院长、我国著名翻译家伍蠡甫作证婚人,老师、同学及双方亲属、好友100余人参加,热闹非凡。
 
  新婚燕尔,曹越华在重庆地处下半城范崇实开办的四川丝业公司业务研究室从事对外贸易翻译工作,王德懿却在地处上半城刘航琛开办的川康商业银行秘书科担任文秘工作,可谓“白领”阶层。他们每天往返相约,“上下”一致,为生息奔波。每天一起乘坐摇桨的大木船,从东水门过渡长江到玄坛庙,然后拾梯而上三里长的坡坎,才回到面对大江、依倚高岭的家园。
 
  
 
3 牵着你的手相伴到老
 
  “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爱在学习中产生;情在工作中相融;心在事业中沟通;趣在锻炼中相投。”这是老人总结出的婚姻经营之道。
 
  1957年,曹越华下放劳动到了南川县渔泉农场,一去就是几年。“文革”中,就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参加对盟军的翻译工作,他理所当然又被隔离监督改造,时常从所处郊区南山上的单位到市区来回,几十里,跋山涉水担浆糊,在“黄桷古道”上留下了人生一串串最为沉重的脚步。曹越华被隔离改造,有人劝王德懿离婚。她说:“我都和他结婚了,不能这么轻易放手的”。
 
  “那一年我十五六岁,妈妈带着我们4姐弟在解放碑生活。”他们的儿子曹庞沛说,每周,母亲都会从解放碑走到黄桷垭看望父亲。“妈妈说爸爸是清白的,妈妈还一直写信给单位领导反映,证实父亲的清白。”曹庞沛说,“妈妈常给我们说,这只是小小的磨难,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熬不过来的。”
 
  虽说九旬已过,但两位老人真正过退休生活还不到20年。曹越华在重庆复旦大学校友会服务到了88岁,而王德懿退休返聘一直干到了75岁。对于长期的默默无闻和略微清苦的生活,两位老人没有丝毫抱怨。
 
  每天早晨他们都手牵手出门买菜,傍晚会一起散步,晚上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2011年下半年,王德懿摔了一跤,摔得还不轻。曹庞沛回忆说,那天老人刚出门,他们就听到屋外“咚”的一声响动,王德懿躺在几级台阶外,额头出血。住了半个月,父亲每天都要从黄桷垭的家坐公交车到上新街,再换乘到五院陪母亲,怎么劝都不听。“她不在家,我一个人没得意思。”听儿子“控诉”,曹越华嘿嘿地笑着说。母亲的惊人毅力也让家里人吃惊。曹庞沛说,母亲生病后胃口明明不好,竟主动找家人要食物,大口大口地吃,还忍着剧痛下地做康复。“她是为了父亲才这样做的。”曹庞沛说。
 
  第二年的夏天,曹越华也摔伤了,腰椎骨折,被送到重庆外科医院住院治疗。医生担心他从此以后站不起来了。曹越华的病牵挂着王德懿的心,王德懿也每天从家中赶到医院照顾丈夫。“那几天热惨了,我们不准她来,她不听,还和我们吵了几架。”曹庞沛很无奈。
 
  95岁的他和96岁的她,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她小脑萎缩,仍能一字不差地背出70年前他写给她的情书;他腰椎骨折,出门却总紧握她的手,惟恐路上的小石子把妻绊倒……“爱情”这个字眼对于他们,依然是那么温热、鲜活……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