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居住在桃源仙境的远征军英雄
2012-10-22 15:24 中国远征军网
听说“人间仙境”桃源县里居住着一位远征军英雄,记者一行慕名前往采访。
9月12日,一位热心人士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桃源县有一位92岁的老人,叫张林阶,是现今唯一在世在桃源县境内的远征军英雄。根据提供的信息,记者驱车赶到了老人的居住地——桃源县热市镇菖蒲村。
据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张林阶作为中国军队的一名普通士兵,挺进缅甸,加入了对日作战的队伍。张林阶所在的这支部队,就是后来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王牌部队,在历史上被称为“抗日远征军”。这支部队从1942年首次入缅作战到1945年中国驻印军反攻胜利,在长达3年的战争岁月里,数万官兵壮烈牺牲在异国他乡。余下的大多数已在随后长达6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离开人世,至今仍存活在世上的寥寥无几,张林阶就是仅剩的一个。
追寻那段近乎封存的记忆,使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昔日的远征军英雄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因为,他们是民族之魂。
站在张林阶老人的门外,记者停住了脚步。一栋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土砖屋已出现整体倾斜,几根布满蜘蛛网和厚厚灰尘的方木成为了整栋房屋的“中流砥柱”,两扇仅有的木窗没有安装玻璃,投过去的光线成为了整栋屋唯一的光源。
“你们来这里找哪位?是不是找错了?”屋里传来了苍老而雄劲的声音。向屋内望去,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却显露着憨厚的微笑,顿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张林阶身材瘦削,但腰板却挺得笔直,让人感觉到了一股浓烈的不服老的味道。一顶黑皮军帽紧紧地压在脑袋上,似乎告诉人们远征经历是他这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忆。一块厚重、陈旧的电子表让人觉得张林阶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说明来意后,张老顿时起了劲。记者的思绪追随着张林阶温和而急促的话语一起回到了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菜地被抓充壮丁
1937年,张林阶17岁,那时候他长相英俊,身体结实,为人忠厚孝顺,村里人都很喜欢他。一天,张林阶正在菜地里干活,当地的保长带着四个军警突然闯进了张林阶家的菜园,军警一声大吼,不由分说扑过来一把抓住张林阶,张林阶被吓得六神无主,赶忙喊“救命”,拼命地挣扎着。家人闻讯后急忙奔跑过来,一看是抓壮丁的,马上跪倒在地,“大人,求你们行行好,我们家就这一根独苗,他还要给我们两老送终的,您就放过他吧!”父母的苦苦哀求并没有令军警动恻隐之心。一顿严厉的呵斥将张林阶的父母吓得再也不敢作声。就这样,年轻的张林阶被强行带走,这一去就是15个年头。
奔赴缅甸打鬼子
“林阶,请把这封信交给我的妻子!”战友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从胸口中拿出一封信交给张林阶,嘴里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呻吟。张林阶抱着全身已被鲜血染红的战友,眼泪不停地往下掉,这是他在部队里关系最好的一位战友,也是桃源老乡。“我经历的这些场景,你们现在只有在战争片里去看了,那时,我们每天都得痛苦地接受战友一个个从身边离去的事实,眼睁睁地看着平日亲密战友瞬间就倒在你面前,雪山战役,我失去了17名战友,日子艰苦,近一个月没有吃过大米饭。中国远征军就这样每天以惊人的毅力、誓死的决心在一线与鬼子肉搏,敌人在我们的顽强抵抗下一个个倒下了,随后,在缅甸曼德勒、南坎等地,我们又消灭了大批的鬼子,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张林阶说起这段经历时,不禁流露出对已故战友的深深怀念与痛心。“当时,我就是恨鬼子,我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因为我的战友、我的同胞就在我眼前被他们残忍地杀害,惨遭他们蹂躏!”说到这里,张林阶激动如往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曲折回乡养天年
“抗战结束后,我先是待在云南省路西县,住了6年,干过裁缝、内勤,在那里成了家,解放后,得知父母尚在,我思乡心切,下定决心要携带妻儿回故乡。”尽管当时交通不便,许多路段要靠自己用腿走,还要扛着沉重的行李、防备着路上的劫匪,一家人却丝毫没有倦意,对故乡的热切期盼化成了一家人缓慢前行的持久动力。历经一个月的风餐露宿,张林阶一家人终于回到了桃源老家。“看到父母和妹妹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15年来,我远离故乡,四海为家,在外面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对家是日日想、夜夜思,回来的时候父母的头发已白了大半,和我出去的时候大不一样了,一到家,我的心就静了。”这一席话语让听者再次“触摸”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乡情结,昔日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铁骨铮铮的远征军英雄谈起故乡却是如此的动情、如此的纯真。
回到家后,张林阶秉承着远征军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尽管老伴已经离去、尽管子女不在身边、尽管已有92岁高龄、尽管生活清苦,张林阶依然坚持每天劳动,栽种着自己的那块菜地,保持着健康的体魄,乐观豁达、从容淡定地生活着,始终保持着那憨厚、朴实的微笑。
张林阶今年92岁了,他的心中始终都坚信着保家卫国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职责,他说,故乡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归属,坚持劳动、心情愉悦是健康长寿的两大法宝。
(转载自《常德日报》2012-10-19 08:22 星期五 作者:见习记者 文凌燕 记者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