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两岸人士共祭远征军墓园 戴安澜之子:两岸要团结
2012-11-21 14:43 中国远征军网

  在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中,黄埔军校师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7月上旬,由黄埔同学会举办的“纪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黄埔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两岸近百位人士研讨会后来到腾冲国殇墓园共同祭拜——

  70年前,当热血青年李启明站在西安黄埔军校受训队伍的行列里,穿透抗战的迷雾畅想人生的未来时,他应该想象不到,有朝一日垂垂老矣的他会从遥远的海峡对岸来到西南边陲腾冲。而此时此刻,作为台湾退役少将的他竟然站在滇西国殇墓园,祭拜那些当年在战火中为国捐躯的同龄人。

  国殇墓园始建于1945年,是云南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的8000多阵亡将士而建,取楚辞《国殇》之篇以名其园,寄寓“碧血千秋”之意。

  整座陵园巨松垂盖,碧草萋萋,有陵嶷嶷,有塔雄雄。浸染着斑斑苔痕的白色英灵碑牌,顺着山势依照军衔一排排整齐肃立,一如当年冲陷杀敌的军阵。山野碑林之间,点缀着数株洁白的菊花。

  7月上旬,由黄埔同学会举办的“纪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黄埔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随后,包括台湾陈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诚将军之子陈履安,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远征军将领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等两岸黄埔后代以及“中华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文燮等台湾退役将领和黄埔同学会的相关领导等近百人来到国殇墓园拜谒。

  两岸人士鞠躬直面的,是一段日渐远去的历史。1942年,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支援英美盟军,中国远征军入缅展开对日作战。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出动40万大军,两次入缅,以伤亡14.5万人的代价,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本侵略军,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铸就了抗日战争史上壮烈而辉煌的一页。

  在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中,黄埔军校师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是被称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黄埔三期生戴安澜将军,他率领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入缅,以少胜多,“扬威国外,藉伸正义”,不幸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

  和对岸的李启明类似,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远征军老战士刘华,已经年逾耄耋。在论坛的讲台上发言时,已经颤颤巍巍的他,需要旁边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杭元祥的搀扶。1937年“七•七事变”后,当年风华正茂的他,以“昂然七尺之躯弃文习武”,从黄埔十五期毕业后进入缅北,以身许国,终至胜利。

  像刘华这样,更多的黄埔生被分配到远征军的一线连队任指挥员,在寸土寸血的攻坚战中,在充满艰险的缅北崇山密林中,他们奋勇杀敌,血染疆场,用鲜血和生命铸写着“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黄埔军校赢得了荣誉,并与所有远征军和抗战英烈们一起,为国人所永远尊敬与怀念。

  历史没有忘记他们,社会没有忘记他们。为表示对中国远征军的敬意,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决定向腾冲在世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捐赠扶助款人民币10万元。

  如同杭元祥所言,在民富国强的今天,两岸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相约保山,相约腾冲,感受中国远征军的辉煌业绩,这无疑对弘扬黄埔精神,进一步增强亲情、友情、乡情、民族情和爱国情,包括对推动海峡两岸和平稳定具有特别的意义。

  从1992年第一次来到腾冲,戴澄东已经前后来过5次。在父辈出发南征并见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的地方,他的眼光更为长远,认为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必须汲取,那就是国力要强大,两岸要团结。比如在最近热炒的钓鱼岛问题上,如果两岸精诚合作,一致对外,外人就无隙可乘,“两岸可以心照不宣去做就好。有些事情从道义上支持一下,就不会陷入被动。”

  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与远征军擦肩而过的李启明没有想到,抗战胜利后他也没能回到故乡山东高密,反而1948年从青岛上船后就一去不返,半个多世纪里定居台湾,当年新婚的妻子也早已改嫁他乡。当年精英辈出的黄埔,也分为广东和凤山两地。如今时易世变,虽然归探故土已非难事,但回首半个世纪的风云流转,此身此家此国,鲁乡台地滇疆,民族大义国共恩仇,不禁感慨系之。他的心态或许陈履安最为了解,阐释得也最为透彻:每次来到大陆,都想和一些老黄埔人见见面。虽然老兵们日渐凋零,“但黄埔精神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永不过时。”

(文章来源《中新网》记者 任成琦)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