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国内最原始的《中国远征军军歌》被发现
2013-03-13 09:21 中国远征军网

记者近日在咸丰县城采访时发现,有一位幸存的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战士,临终前将当年部队上广为传唱的远征军军歌流传了下来。据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原始的《中国远征军军歌》。

主持人王顶懿:“看完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相信大家对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对日英勇作战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提起《中国远征军军歌》,相信知道的人一定不多。在咸丰县城,曾经有一位中国远征军战士,将当年这首鼓舞了数万将士的军歌原汁原味地流传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王渊明清唱《中国远征军军歌》(一、二段):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期罔。

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

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

上阵死抗,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

第一体要壮,筋骨锻如百炼钢。

暑雨无怨伤,寒冬不畏冰雪霜。

劳苦本寻常,饥咽秕与糠。

卧薪何妨,胆亦能尝,齐学勾践王。”

王耀衡之子王渊明:“刚才我唱的这首歌是《中国远征军军歌》,是我父亲1991年临终前流传下来的。我父亲叫王耀衡,1942年随孙立人入缅抗战。这首军歌在当时军队中广为传唱,极大地鼓舞了战士的抗日斗志,经历数次战斗之后,他所在的团参战士兵仅幸存他和香港籍的另一名战士。我父亲临终前躺在病床上,将这首军歌完整地流传了下来,县内知名音乐家杨懋之对这首歌曲进行了记录整理。”

在咸丰县城楚蜀大道中段91号居室,王渊明为我们清唱了他父亲临终前流传下来的这首军歌。据了解,他父亲王耀衡系高乐山镇徐家坝人,1941年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在孙立人新38师113团服役,在印度兰姆伽整训后编入114团。王耀衡身材高大,勇猛过人,多次与日军近身作战,全身留下40多处刀枪伤痕,一生经历颇为传奇,回国后曾参加辽沈战役,1991年古历11月16日,因高血压在咸丰病逝,享年67岁。

王耀衡之子王渊明:“听我父亲生前介绍,只有会唱这首军歌的人,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战士。”

王耀衡的生平事迹被收载于1986—2005《咸丰县志》及《高乐山镇志》。在其居室,我们看到了他生前亲笔撰写的《嗣册录》以及歌曲曲谱。后经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杨懋之记谱整理,这首曲谱登载于  2011年第2期《瀑泉流韵》。

咸丰县音协主席杨懋之:“通过对这首军歌的记谱整理,我觉得这首歌很有历史价值。一方面,这首歌反映了军队和军人精诚团结、矢志救国、不怕刀枪、不畏死亡和守疆保国的中心主题思想,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向心力;其次,这首歌节奏鲜明,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朴实无华,给人以鼓舞、上进、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首典型的进行曲战歌。”

王渊明本人也是县内知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各级奖励。为纪念父亲及县内其他参战士兵,近段时间,他正利用业务时间搜集整理咸丰曾入缅参加抗日的部分人员历史资料节目播出后引起上级有关部门重视,使他父亲流传下来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发扬广大。

最后,让我们继续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远征军军歌》。

王渊明清唱《中国远征军军歌》(三、四段):

“道德要提倡,礼仪廉耻四维张。

谁给我们饷,百姓资高筑架梁。

步步自提防,骄傲与贪赃。

长官榜样,军国规章,时刻不可忘。

大任一身当,当仁于师亦不让。

七尺何昂昂,长将天职记心上。

爱国国必强,爱民民自康。

为民保障,为国栋梁,为军争荣光。

大任一身当,当仁于师亦不让。

七尺何昂昂,长将天职记心上。

爱国国必强,爱民民自康。

为民保障,为国栋梁,为军争荣光。”

 文章来源《湖北网台》(咸丰台 记者彭佑双 王顶懿报道)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