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血胆》纪录中国远征军段国杰将军征战史
2013-09-13 14:05 中国远征军网
在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到来之际,《血胆—中国远征军段国杰将军征战录》(以下简称《血胆》)与读者见面了。本书由著名军事文学作家彼得·海洋先生执笔撰写。他以大量史料为依托,以我父亲段国杰在滇西·缅北反攻战中一段真实壮烈的战斗经历为原型,创作了第一部讴歌怒江反攻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血胆》以史为证,具有很强的真实性。1944年5月怒江攻势开始。父亲段国杰时任远征军第11集团军2军76师228团团长,奉命率先头部队于12日夜冒死强渡怒江,血战夺取战略高地大尖山,撕开日军怒江防线,为掩护大部队渡江展开滇西至缅北的全面反攻,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书中对强渡怒江作了这样的描述:“段国杰与他的铁血弟兄们在敌人重机枪火力纵射中,乘着木船与橡皮舟,在没有炮火与空中战机掩护的情况下,暴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身下是被鲜血染红的怒江。”“怒江的夜啊,充满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激情与悲伤,因为鲜血在随着江水流,一具具战死的中国远征军军人的尸体,在怒江巨浪漩涡中慢慢消失。”这并不是在夸大和渲染,而是69年前那个决战怒江夜晚的真实写照。
本书在“序”中对父亲段国杰抗战期间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的壮丽人生做了精辟阐述:淞沪战场有他冲杀在硝烟中的身影;韶关,昆仑关血战有他与敌人绞杀的吼声;怒江反攻有他率领敢死团拼杀在大尖山血染红土地悲壮一幕;从滇西打到缅北与友军胜利会师的激情拥抱中,也有友军将领“中国英雄”的赞扬声。读完这篇“序”,再去细细品味书中的篇章片段,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从抗日战场与侵略者一路拼杀过来,一身义胆忠魂的铁血硬汉段国杰就在我们面前!
《血胆》中的主人公段国杰将军和他的英雄群体及主要战事均源自真实史实。作者以文学创作手法,截取再现了强渡怒江,血战大尖山两天三夜撼人心魄的战争情景进行了深入描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平达大尖山是怒江西岸日军重兵把守的战略制高点,是通往平达,芒市的必经道路,因此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当年父亲率部成功渡江后,先是一番激战夺取了大尖山。团主力在向平达进攻时,留守大尖山的部队不敌日军增援部队的疯狂反扑而失守。父亲率部重又杀回与敌展开拉锯式血战,再次夺回大尖山并坚守27天,成功掩护主力渡江。这其中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甚至戏剧性转折的战况,还有民间广为流传的为民族而战的中华儿女的感人故事,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由此创作的41章一环扣一环的故事,人物丰富生动,真实可信。书中展示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不论是冲杀在一线的特务连连长关大牛,一营营长梅世海;处处舍生忘死保护团长最后壮烈牺牲的赵一虎;还是为炸掉日军岸边机枪火力点,踩着人梯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滇西女儿郑三妹;战场上功不可没的女翻译官伍莲英等等,他们都是千千万万英雄的中国抗日军民的缩影。围绕这些人物所展开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悲壮震撼,催人泪下,是一部怒江反攻壮烈的颂歌。
《血胆》帮助人们重温历史,不忘历史,具有深刻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跟随这本书,我们走进那段虽已远去但却不能忘记的历史。在那片历史的天空下,我们看到段国杰将军和千万远征军将士的英雄身影,感受他们悲壮的民族之魂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文字将这段历史凝固,让后人永志不忘!当今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安倍政府歪曲侵略定义,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和高度关注。《血胆》与所有记录抗战历史的作品一样,将警示和激励华夏子孙牢记历史,不忘侵略者的罪行,珍爱和平,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为父亲著书是我多年之愿望,今日得以实现深感欣慰。我借此书与大家共同缅怀在滇西·缅北反攻战以及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同时也借此来寄托我和我的所有亲人对我们英雄的父亲段国杰将军深深的敬仰和永远的怀念!
附:【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了中国远征军滇西缅北反攻战中,铁血怒江的故事。
1944年5月12日夜,段国杰将军率敢死团强渡怒江,遭日军主力师团居高临下的阻击。在营盘坡、稻坡苦战不进,段国杰与兄弟们抱机枪开路,撕开敌火力网,攻占一个个高地,最终夺取大尖山阵地。部队进抵平达,大尖山阵地又被日军攻占,壮士们再次展开绞杀战。此战役,为后来的松山、龙陵、芒市、保山等血战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关于松山战役】
松山战役是滇西缅北战役的重要部分。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为了打通滇缅公路,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同年9月7日占领松山。现在的松山战役遗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2006年5月,松山战役旧址被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责编:张文琪、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