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裕:转战印缅战场的幸存者
2013-10-15 09:30 中国远征军网
98岁高龄的王权裕
远征军(资料图片)
■老兵档案
王权裕,男,1916年4月出生于湘乡市虞唐镇胜天村三组。黄埔军校第16期毕业。高小毕业的他自1933年到湖南警备司令部当兵起,到1949年参与起义止,军旅生涯时间长达16年。
湘潭在线10月15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易书宝 通讯员 龙德)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期间,王权裕先后参加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加入中国远征军转战印缅战场。
学文不成转而从军,从“八一三”淞沪会战到印缅战场,8年抗战,他转战千里,期间可谓九死一生,艰辛备尝。“国破家亡,为了民族的救亡,异国他乡留下了炎黄子孙的累累白骨,至今回想都让我伤感!”
湘乡市虞唐镇胜天村三组的一栋普通红砖瓦房,就是抗战老兵王权裕的家。70余年前的战斗历程,至今仍让这位已是98岁高龄的老人唏嘘不已。
出师不利撤走印度
1942年3月,日军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以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
王权裕说,1942年3月底,他所在的部队经云南楚雄车运入缅,作为军的预备队部署在平蛮纳。此时仰光已经失守,先头入缅的第200师正在同古前线正面狙击敌人,第96师在第二线进行防御。右翼普罗美、仁安羌为英军防地。左翼棠吉一线为第6军甘丽初部防区。4月下旬,战局急转直下,同古失守,第200师师长戴安澜阵亡,正面防线被敌突破。第66军第38师孙立人部在仁安羌解救英军后,右翼防线崩溃。孙立人率残部随史迪威、罗卓英及长官部人员赶在雨季之前,从缅甸西南方向穿插进入印度东南的英普哈尔。4月29日,日军56师团攻占腊戌。在敌人虚张的声势下,从缅甸退回的第66军新编28和29两个师狼狈溃逃,遂使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畹町、芒市、龙陵相继陷落,一直进抵到惠通桥,与我军形成隔江对峙局面。
此时,甘丽初所率第6军所辖的第49师、42师、55师防守棠吉的左翼阵地也被日军突破。残部6000余人最后不得不从缅甸的景东退到云南思茅地区。致使靠近滇缅边境的重镇密支那、八莫相继失守,堵截了第5军回国的归路。与此同时,入缅第5军除第22师尚称完整外,其余都伤亡过半,第200师及军辖补充团残部由22师副师长黄翔率领逃到滇缅边境,越过高黎贡山,撤退到滇西。军部直属部队则由杜聿明率领朝缅甸西北方向,进入野人山向印度东北的印缅边境的利多集结,第22师担任后卫掩护撤退。适逢雨季,日军亦未追击,缅战至此告一段落。
翻越野人山
1942年5月初,第22师在师长廖耀湘率领下,从平蛮纳沿铁路线朝缅甸西北方向撤退,到达英岛小站时,听说前面八莫已被敌军占领,便下令将重武器和车辆辎重全部烧毁,然后离开铁路线进入缅甸西部的野人山。
野人山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王权裕老人说,军队进入丛林时适逢雨季,天天下着滂沱大雨,山陡坡滑,上山连攀带爬,下山连溜带滚,每天走不上几英里。自辎重烧毁后,补给来源中断,加上行程缓慢,时间一长,吃的问题越发严重。虽有电台与在印度的长官部联系,但部队穿插在深山密林里,飞机无法空投。后来,带的粮食吃完后,士兵们就只得挖芭蕉根充饥。芭蕉根外形白嫩,吃起来却苦涩麻口,而且吃得进屙不出,不少人为此丢了性命。幸好后来盟军飞机找到了部队的位置,空投了粮食,才使残留的几千人免于饿死。6月中旬,部队到达印度东北部的利多,又坐火车到兰姆珈营地。
王权裕在回忆那段艰苦的日子时说,在野人山,既高又密的树林里有很多长脚蚊子和蚂蝗,让人防不胜防。部队宿营时,三五士兵便就地取材,想出了用芭蕉叶搭棚,然后燃起篝火来驱赶蚊子和蚂蝗的办法。在野人山里还生活着一种原住民,男的不穿衣服,女的则用一块布遮着下身,走路就像猴子一样地跳,他们使用的依然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有语言没文字。
然而,王权裕说他们沿途见得最多的还是人的尸体,有单个的,也有成堆的。他们就是以沿途的尸体作为路标一直走到兰姆珈的。
越过野人山,究竟死了多少人?王权裕说他们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他肯定地说,当他们进入丛林时,大概有两万多人,但最后活着到达兰姆珈的却只剩下两千多人了,真可谓“九死一生”!
磨剑兰姆珈
兰姆珈兵营位于印度加尔各答西北约200公里处,原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修建的战俘营。这个兵营面积很大,分5个区,共有20栋营房,一栋营房可驻一个团,一间兵舍,上下两层床位可驻一个连。中国驻印军的新编第38师和新编第22师及驻印军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王权裕告诉我们, 1942年6月中旬,部队到达兰姆珈后,稍作休整即进行了整编:将进入印度的第66军所辖新编第38师及第5军的直属部队和所辖新编第22师合编为新编第一军,所缺兵员由国内空运新兵补充为两个足额师,被服及武器则统一换成了美式装备。师的番号不变,师长仍分别由孙立人、廖耀湘担任。归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和副总指挥兼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统一指挥。
1943年春,中美英3国合作在兰姆珈开办了一个兰姆珈训练学校。学校训练的对象,除轮流训练中国驻印军的干部外,还对国内所有装备美械装备的12个军的所有师团级干部进行轮训。训练时间一般为6个星期。训练方法是根据各兵种情况分设兵器、射击、战术等科目,而教官则都是美国人。训练期间,教官时常会利用电影进行投影讲授示范,也常举行各种演习,如野营实地演习,森林地战斗多兵种陆空联合演习。
王权裕说,他在炮兵训练班和空中观测训练班接受了短期训练,“从1942年秋到1943年冬,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部队没有战斗任务。但我们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得到了精良的装备,锻炼了强壮的身体,也培育了旺盛的斗志!我们期待着战斗!”
反攻缅甸
1943年冬,为加强驻印缅的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中国远征军指挥部为新一军的新编第38师,新编第22师两个全美械装备师另各配置了两个主炮营、一个战车营和一个美军混合团、一个机械化工兵队。并在军、师、团级都派驻了美军联络参谋组,营连派驻了联络员。此时王权裕已是新编第22师炮兵营的一名连长。
1943年冬,退守印度兰姆珈的中国远征军开始由印缅边境向东攻击前进,并同时开始修筑中印公路。战斗一开始,担任主攻的第38师就一举攻占了缅北的新背洋,随即修公路,修机场,还从印度的马格利达铺设了一条输油管,随军输油供空军和机械化部队使用。第22师则从左翼进攻,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大洛歼灭了敌人一个大队。不久,新编22师接到命令:必须在1944年雨季来临之前,将盘踞在马拉高、孟媛、卡马英地区的敌人——日军第十八师团消灭。接受任务后,师长廖耀湘立即责成美空军将敌后方的公路、桥梁全部炸毁,这一招使敌军的补给线遭到了严重破坏。接着,新编22师进抵到伊洛瓦底江支流虎康河的左岸,开始向隔河对峙的敌人进行炮击,美空军同时支援轮番轰炸,在将敌军掩体、碉堡彻底摧毁后,再出动坦克进行冲击,步兵跟踪扫荡,这种猛烈的打击使日军无法支撑,日军在留下大量的尸体后不得不向孟缓撤退,远征军进占了马拉高。
王权裕回忆说,在进攻孟缓时,远征军除陆空协同、将敌阵地彻底破坏外。师长廖耀湘还命令第64团第一营营长张片帆率领全营协同军部直属战车营所派战车30辆,迂回到孟缓东面瓦鲁班,突袭了隐蔽在茂林深处的敌十八师团指挥所。当我战车及突击营冲进敌指挥所时,敌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及指挥部人员猝不及防,只得仓皇逃窜。甚至连“大日本帝国陆军第十八师团长印”的官印也成了我军的战利品(据说后来盖有此印的纸,一张可换美军手枪一枝)。接着又命令第64团派一加强连(附重机枪两挺)埋伏在瓦鲁班以东的公路旁边以截击逃敌;命令王权裕带超短波步话机一部及观测器具,潜伏在敌炮兵阵地附近以测定敌方的炮位,然后再将测得的具体数据传回指挥部,使我方炮兵准确地实施了定点轰击,彻底摧毁了敌人的炮兵阵地。
退守在美缓的日军,由于师团指挥部遭到远征军的袭击,指挥系统失灵,致使其上下失去联系,左右没有了依附。最终在美机的空中轮番轰炸和我地面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伤亡惨重,东逃西散。王权裕说,遭远征军伏兵击毙的日军就有300多人。这场战役,远征军不但缴获了日军的战马87匹,还缴获了12门大炮。随后,远征军进占了缅北重镇孟缓,并乘胜追击,进抵到卡马英、南亚色地区。
王权裕说,孟缓战役后,指挥部又从国内空运了第30师,第14师,第50师来扩充驻印军,把新编第38师,第30师归入新编第一军建制,任命孙立人为军长。新编第22师、第14师、第50师编为新编第6军,任命廖耀湘为军长,这时我军已进驻卡马英。
扩编后不久即迎来雨季。此时,在缅北战场上,中国驻印军已将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围困在了低洼的森林中。由于补给完全中断,缺吃少医,龟缩在丛林中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最终陷入绝境: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病死,士兵病死饿死的不计其数。
1944年下半年,雨季一过,新一军就率先向密支那地区挺进,打击前来增援缅北的日军第五十四师团。新六军则继续扫荡在缅北的第十八师团日军残部。到1945年1月27日,驻印军的新一军与从国内滇西出击的远征军正式会师于畹町附近的芒友,从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新六军将日军十八师团完全歼灭后,也已进抵到八莫附近的西口,在廖耀湘将军的率领下,奏凯班师,空运回国。
文章来源《湘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