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老兵回忆滇西大反攻:松山战役(二)
2014-05-09 10:24 中国远征军网
松山战役示意图
初战失利
“30架美军战机以猛烈的轰炸开始了松山大血战的前奏。当轰炸停歇时,71军新28师的官兵开始从山脚向上仰攻。从山谷到山坡,密密麻麻的都是身着土黄色军服的士兵。他们猫着腰、端着枪,一步一步地朝山巅接近。300米,200米……目标越来越接近,但隐伏的日军却没有任何动静,山上寂静得让士兵们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突然,天地间仿佛卷起了一阵狂飙:地底下火舌四起,爆炸声响成一片。就像割草一样,士兵们顿时纷纷倒下,土黄色的尸体滚满了山坡……”
万开生说,在这次战斗中,参战一个营的官兵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排。进攻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是情报误导所致。他们最初获得的情报说,山上只有守军三四百人,火炮和机枪的数量也很少。因此,指挥者认为,经过美军轰炸机猛烈的轰炸后,山上的日军能剩下的已经很少,士兵们再一鼓作气冲上去,就能轻易地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但事实却并非指挥者所料。
接下来,更猛烈地炮轰和更大规模的进攻又接踵而至。然而,第二次、第三次进攻依然在重复着第一次进攻的结局。这种状况气得第71军的军长钟彬红了眼。他在接下来的数天里,又组织各团各营轮番进攻,仗打得异常惨烈,在日军的火网下,士兵伤亡严重,有时白天打下一座山头,夜晚又被日军夺去,山坡上、山麓里到处躺着新28师官兵的尸体。
短短半个月,进攻部队的伤亡就已达到3000多人。“从松山的山顶至山腰,到处都是阵亡士兵的尸体。而在山脚的公路上,等着过江的担架一个挨一个,排了几公里长。松山的昼夜温差很大,晚上下雨冷得发抖,但白天太阳又烤得人流油。这种气候条件,往往只要两三天,阵亡士兵的尸体就开始腐烂发臭,长出的蛆爬得到处都是……而我们就天天泡在尸水里打仗,在死人堆里打滚。几个月下来,人都变了形,身上的皮肤都被尸水咬成了黑色……”
直至6月底,部队才攻入腊孟寨。至此,远征军才弄清楚松山守敌的具体情况:松山日军守备队共有兵力1400多人,而不是先前估计的三四百人;同时拥有100毫米榴弹炮,山炮,机枪及战车等重型武器。这一状况让进攻的指挥者们大吃一惊,于是,他们一面火速上报军情,一面指挥部队继续对松山进行钳制攻击,松山前线一时出现僵持状态。
“剥笋”战术
71军进攻的失利,受到影响的不只有松山战场,因为补给供应跟不上,龙陵和腾冲两个战场也无法继续下去,国民政府的20万将士被困在了横断山系的密林里。见到这种情况,运筹整个滇西大反攻的卫立煌将军在请示重庆最高当局后,当机立断,临阵换上了颇有军事指挥才能的李弥,原担任主攻任务的第71军新28师改任增援。
为了打破胶着的战场态势,接受重任后,李弥带着他的第8军开始加大对松山的进攻力度。但进攻初期,李弥的第8军就像71军的新28师一样,连连受挫。1944年7月5日,在猛烈的炮火轰炸之后,第8军麾下的荣1师、82师、103师开始冒雨从四个方向轮番进攻松山。由于山势陡峭,大雨中泥泞的山坡犹如泼了油,进攻的士兵只能手脚并用,同时还要躲避山上日军从地堡中射出的交叉火力。进攻的结果可想而知,如同71军,进攻的士兵一次次被日军的火力赶下了山。 有一次,荣1师3团约两个连的精锐乘夜悄悄摸上了松山主峰子高地,试图捣毁日军的指挥部,但陷入了日军的火力埋伏圈,黎明时分,仅有两名带伤的士兵突围出来。
万开生说,“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敌人地堡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了:在松山,日军一般都在主峰中央修筑一个大地堡,再在大地堡周围修筑许多卫星状的小地堡,这样一来,主地堡和小地堡之间就形成了相互支援、四面交叉的火力。当进攻甲地堡时,乙地堡机枪响了;攻击乙地堡,丙地堡丁地堡的机枪又会把人打得满身弹孔。就这样,各个地堡前都倒卧着饮恨而亡的勇士。但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充分暴露出来的敌人火力也让我们找到了破解之法。”
在几次进攻后,李弥终于找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敌之强,强其工事,堡垒、火力。若与敌争夺一山一地得失,中敌计也。须摧毁其工事,肃清其堡垒,斩杀顽敌。”
于是,他调整战术,命令部下从外围着手,一个地堡一个地堡的摧毁,逐步向山头地堡群的中心推进。这样虽然看起来很慢,但扎实有效。为了配合李弥的战术,美军给他们送来了当时最新式的武器——火焰喷射器。
此后,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士兵们不再朝火网里冲锋,而是相互用火力掩护,从四面朝外围的地堡匍匐前进,达到攻击距离时,就用手榴弹、炸药包炸,大多数时候是用火焰喷射器把地堡里的日军烧死。
由于是从外围进攻,背后没有敌人的地堡,远征军士兵的伤亡大减,而作战效率大增。到7月下旬,第8军士兵的阵地已经稳步推进到离主峰子高地不到500米的阴登山、大垭口、黄家水井一带。最后的决战快要来临了。
决战主峰
松山主峰子高地的面积只有一二十亩大小,但周围有十几个高低不同的小山丘相连,互为犄角之势。若直接进攻大地堡,必遭小地堡火力的射杀。
第8军的士兵仍然是从四周向山顶蚕食。但离主峰子高地还有200米时,就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太陡峭,坡度大约有60度。连射击都要仰起头,进攻的远征军士兵在这里又牺牲了几百人,因为上面的手榴弹经常像冰雹一样砸下。
似乎又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这时,82师少将师长王伯勋给李弥出了个主意,那就是挖地道——从松山下面挖通道到子高地,然后用炸药把日军送上天。
地道施工是从8月4日开始的,由第8军工兵营负责挖掘,美国顾问亲自测量计算。为了掩护这个重大的行动,李弥命令炮火天天轰击山顶,步兵每天佯攻迷惑日军。
地道是先挖一个平行的直洞,通到子高地的正下方。工兵分成几班不分昼夜地挖,每天美军顾问按时来测量距离。10多天后,美军顾问经过测量,确定已挖到子高地的正下方了,说声“OK”。于是改变方向,成“Y”字形朝上挖。5天之后,美军顾问又说:“OK”,可以挖炸药室。于是工兵们就在“Y”型的两个顶端各挖出一个炸药室,左边炸药室放了3吨炸药(120箱,每箱25公斤);右边炸药室放了4吨炸药(160箱,每箱25公斤)。搬运炸药的时间花了一天一夜。
1944年8月20日上午,阳光明媚,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和一批美军顾问以及宋希濂、何绍周都早早地过了怒江,来到隐蔽部。所有的部队都撤离危险区域,由工兵营长亲自摇动起爆器。“开始似乎没有动静,过了几秒钟,大地颤抖了一下,接着又抖动几下,有点像地震,隐蔽部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晃动起来。同时,我看见子高地有一股浓浓的烟柱窜了起来,越来越高,烟柱头上也有一顶帽子,很像解放后电影上放的原子弹爆炸。烟柱有一两百公尺高,停留在空中,久久不散。声音传过来时,不及想象的大,没有飞机扔炸弹那样震耳,闷响,有点像远方云层里打雷。”
松山主峰上炸出了两个40来米宽、30来米深的大坑。中央主地堡被炸得没有了踪影。没等炸懵的日军清醒过来,远征军士兵们就迅速地冲上了山顶,跟残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9月7日,松山战役结束,盘踞在松山长达两年之久的所有敌人被全部消灭。
(本文引用了部分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