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光:最难忘中国远征军的第二次滇缅作战
2014-05-26 14:38 中国远征军网
摘要: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新浪历史特别采访了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民国史专家汪朝光教授。汪朝光教授是权威版本《中华民国史》的主要编著者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通史》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在访谈中说对抗战印象最深的战役是中国远征军的第二次滇缅作战。因为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军队能浴血作战,所向披靡,一路高歌,取得完胜,压倒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之气,反映出中华民族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压迫的高昂精神。汪教授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留下了自己的反省。以下是访谈实录:
新浪历史:关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在张学良,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在蒋介石,您怎么认为?
汪朝光: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责任,其实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脱离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抽象地谈论“不抵抗”的责任,可能有些简单化或标签化。具体谈论九一八时“不抵抗”的责任问题,张学良当然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东北当时实际控制在张学良手中,东北军也接受张学良的指挥。但是,张学良考虑到种种情况,作出不对日军正面抵抗的决断,也不意味着他就完全是消极的,而是他在判断,在考虑,对自己作为地方领导人作出决策而可能招致的后果有所担心,并且在事后也有自己的反思。作为国民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负有最高决策权,当时他的决策偏向于尽量不与日本发生全面的正面的对抗和战争,因此,他对“不抵抗”也负有他应付的责任。
新浪历史:近些年,随着蒋介石日记的公开和台湾开放蒋介石全部档案之后,学者对蒋介石的研究更加深入、多元和全面,那您如何评价蒋介石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汪朝光:对于蒋介石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学界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也予以相当的肯定。我认为,蒋介石和国民党领导人在战前已经逐渐认识到日本的侵略野心,认识到因日本侵略而导致的中日之战不可避免,因此有了一定的准备。在战争开始后,蒋介石和国民党领导人作出抗战决策,指挥军队抗战,建设大后方抗战基地,开展战时外交,实现国共合作,对于抗战的坚持和最后的胜利,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蒋介石和国民党领导人在战时也有其失误,诸如军事作战失利、贪污腐败滋生、政治不够开放、社会建设不力,等等,也为这场战争及战后中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新浪历史:抗日战场上有不少大战役,比如百团大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等,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场,为什么?
汪朝光:我对抗战印象最深的战役是中国远征军的第二次滇缅作战。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军队浴血作战,所向披靡,一路高歌,取得完胜,压倒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之气,反映出中华民族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压迫的高昂精神,值得我们后人给予由衷的敬意!
新浪历史:您发表过不少有关民国时期电影的著作,您也曾评价现在以娱乐、戏说为主旨的抗战剧无助于了解真实的历史,那您期待的历史剧是什么样的?推荐几部您认为优秀的抗战剧吧?
汪朝光:我所期待的抗战影视作品,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之上,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抗战的真实面貌,从而有利于观众全面地认识抗战历史,有利于后代了解抗战的真实面貌,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我看的抗战历史影视作品不多,近年看过的电影,以描写常德保卫战的《喋血孤城》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因为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军队在常德的顽强抵抗以及最后失守城池的种种复杂因素,值得向观众推荐。
新浪历史:目前,大陆和台湾学者对抗战这段历史的研究中,还有什么争议吗?
汪朝光:目前大陆和台湾学者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都能秉持学术的立场,以事实为依据,从事客观的学术研究,至于对若干具体问题的看法不一致,或存有争议,很难一一列举,但也都是正常的学术之争,是科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浪历史:您如何评价1940年到1945年存在的汪精卫伪国民政府?
汪朝光: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是在日本的利诱威逼之下成立的,他们背叛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背叛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当时和以后都得不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可和支持。而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白,实际上他们都很难真正脱离日本的控制,从而在实质上也只能是日本占领军当局的附庸。
新浪历史:今天距离抗日战争胜利有70年左右的时间了,您觉得我们对抗日战争最大的反省应该是什么?
汪朝光:我们对抗日战争应该有全面的、多方位的反省,以史为鉴,其中最应该做的是,中国应该建设成为强盛的国家,不惧任何外来侵略;民众应该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形成对国家发展全民一致的共识和氛围;中华民族应该大团结,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采访者:谭文娟)
文章来源《新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