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查良铮的去国与还乡
2016-08-03 16:49 中国远征军网

著名现代诗人穆旦(即查良铮)是《普希金抒情诗集》的翻译者,他曾随远征军进入“野人山”,部队整体损失率达80%以上,他在《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令人心痛地写道:“你们的身体还在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本文讲述的,是查良铮青年时代的一段经历,我们从中可以观察到一个追求光明与进步的青年人的人生轨迹……

随远征军赴缅甸

杜聿明远征缅甸支援英军前,曾向西南联大征求英文好的老师做翻译,以便与英美军官沟通。吴宓先生的学生查良铮得知此事,志愿前往,任第五军军部少校翻译官,给参谋长罗又伦将军当翻译。当时,杜聿明和罗又伦都喜欢和他谈文学。

经过两个月的激战,远征军不敌日军全面撤退。第五军自1942年5月2日开始转移,到8月3日军部到达印度列多,撤退了整整3个月。他们分三路撤退,据说分手前,杜聿明对查良铮说:“我这里有两片治拉肚子的药,我留一片,给你一片。”“时当盛夏,暑雨连绵,瘴疠丛生,地利不熟。”在行军记录里,先是“五日不见人烟,山中无道路,沿溪内乱石内行进,军马骡陷死甚多”,接着“一日内,因沿途无滴水可解渴,官兵疲困万倍”。

1942年5月23日,200师遇敌,师长戴安澜战死。6月6日至14日又“被山洪阻于打洛以南河边,全军无粮,掘草根,剥树皮以果腹”。6月28日至30日,被山洪阻,迷途在新平洋南森林中,无衣无食饥寒交迫。7月1日到10日,连饿10天。杜聿明对原始森林的回忆,尤其惊心:“潮湿特甚,蚂蟥、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虫到处皆是,蚂蟥叮咬,破伤风病随之而来,疟疾、回归热及其他传染病也大为流行。一个发高烧的人一经昏迷不醒,加上蚂蟥吸血,蚂蚁啃啮,大雨侵蚀冲洗,数小时内即变为白骨。”

查良铮的回忆:“不知多少日,给死去战友的眼睛追赶着”,还有“叫人发疯的饥饿”,以及“对大地的惧怕,原始的雨,森林里那奇异的,看了使人害病的草木怒长”。

8月,查良铮死里逃生到了印度。

还乡沈阳

1945年10月中,杜聿明被任命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奉命“接收东北”。随后罗又伦率青年军207师北上沈阳,查良铮作为上校英文秘书随行。

一路上他写下了四篇文章作为“还乡记”。这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纪实文章,他写道:“我不知道战争有什么意义。自然,战争的意义很多,可是等你看到人们不言不语的(地)回来在废墟上盖着毛草房子,而日本兵穿着破旧的衣服,也在街上拉着破碎砖瓦,扫清街道,修桥铺路;等你看到仇敌和朋友都一起来收拾这一场破烂,而大家的情形都更穷,更苦,更可怜,你就会想到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对日军,查良铮写道:“既然不能杀了,我一定要踢打几个日本军人。想想我个人受的迫害,已就是十足的仇恨了!我要报复,即使是一点点泄愤。可是在长沙,你看见这些日本人,这些矮鬼,有的皮鞋坏了,脚上是用他自己军装缝起的鞋子,全身脏污,有的站在小摊旁吃东西,有的在街上推着大车,在人群中走过,无所表情,有的蹲在墙下晒太阳,和中国士兵聊天,那种无所归依的样子,那种失去了人的体面的样子,你就希望赶快走吧,最好别再看见他,……你真愿意他们是无辜的。”

到沈阳后,为207师翻译电文的同时,查良铮还创办了《新报》。1947年8月,《新报》披露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主席有贪污嫌疑,很快辽宁省政府下令“《新报》终止发行”,罪名是“该报替共军夸大四平战役”。报社记者去找省政府,省主席说:“咳,办啥报啊,办也赔钱。”

这期间,查良铮多次回北平,与周珏良等西南联大同学聚会,认识了他的妹妹周与良,她当时在燕京大学读生物系研究生。

赴美留学与回国心切

1947年周珏良去芝加哥大学,1948年3月周与良也去芝加哥大学,查良铮来送行,送她上船,还送了几本书和一张相片,相片反面写着: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慰。”

受周家兄妹的影响,查良铮1947年10月就考取了赴美留学的资格,但他没有钱,父母妹妹也都需要他的帮助,必须留一笔安家费,所以继续工作挣钱。杨以(西南联大外文系1938级,丈夫赵瑞蕻是查良铮的上下铺)回忆:“穆旦(即查良铮)先是在上海,托我在南京找事。结果我哥在某大使馆找到一个空缺,穆旦急忙从上海赶到南京,但还是没来得及,他下午到,空缺在上午就另外有人占去,这可见当时找事非常不容易,穆旦当时找事的心情也很急。”直到杨以的哥哥介绍他进入FAQ(联合国粮农组织),查良铮的工作才算相对稳定。

南京解放前夕,FAQ撤离去曼谷,查良铮随行。1949年8月底,从曼谷去美国,查良铮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读英美文学硕士。1949年12月,查良铮和周与良结婚。

1950年,查良铮与杨振宁(西南联大物理系1939级)、李政道(1944年西南联大物理系)、巫宁坤(西南联大外文系1939级)等组织了一个“研究中国问题小组”,杨、李主张观望,过几年再说,查、巫主张回国。

查良铮毕业后并没有找正式的工作,而是靠在邮局“搬运邮包”,他一心想着回国,甚至动员周与良别读博士了,赶快回去。查良铮之所以回国心切,有人认为:首先,是为了母亲,“母亲是最重要的,奉养母亲,在他的生活中一直是一件最重要的事”;还有,他的岳父1949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出任天津市副市长。

1953年1月,查良铮夫妇回国。5月查良铮到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周与良入南开大学生物系。一年后,他翻译完成了影响深远的《普希金抒情诗集》,由巴金主持的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那是“良铮译诗的黄金时代”,他从此名震读书界。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