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90岁抗战老兵杨在然:忘不了的龙陵战役
2018-03-02 15:39 中国远征军网

“这里是我们的阵地,敌人的阵地在那里。一大早,敌人搞偷袭向上冲,我跟两个战友拿着轻机枪、手榴弹死守着……”记者眼前这位慷慨激昂地讲述那段战火纷飞岁月的老人名叫杨在然,施甸县由旺镇四大庄村三组村民,1942年6月至1945年9月参加滇西抗战,今年已90岁高龄。

1942年,17岁的杨在然正在施甸中学读初中二年级。当年5月,日军经缅甸入侵中国,妄图通过滇缅公路长驱直入,占领昆明,威逼重庆。施甸在滇缅公路的重要关口,万分危急时刻,中国守军炸毁惠通桥,与日军形成隔怒江对峙的局面。

一个月后,杨在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腾龙指挥部,任文书工作。1943年底编入71军88师264团,团部驻扎由旺镇银川村。

1944年4月,滇西抗战反攻开始。杨在然随团从银川村开往龙陵,参加收复龙陵战役。6月的一天,一大早敌人前来偷袭,杨在然和战友柴晓福、杨清其3人控制龙陵县文昌宫西南角制高点。

“我们带上轻机枪、4盒弹夹、一箱子弹、一箱手榴弹,到文昌宫西南角用土基搭起临时阵地,做好战斗准备。”杨在然清楚地记得,那天太阳刚出来,雾露未散,他们3人发现在半明半暗的山脚有树枝在动,于是开枪射击,“由于我们在上,敌人在下,敌人一时半会儿攻不上来。”

突然,一发炮弹向杨在然所在的阵地打来。“我刚听到空中刷刷地响,他俩就急忙把我按下去,炮弹就在身旁爆炸,掀起的泥土沙尘把我们埋了起来。”在这次战斗中,杨在然的左耳、肺部受伤,因为感染,至今老人左后腰部位有一个鸡蛋大的肿块。

1945年退伍后,杨在然一直在家务农,侍弄两亩薄田。如今,他依然清晰地记得战友的名字,当时阵地、战壕的情景。2013年,老人用10多天的时间写出了3万多字的回忆录,详细记载了当时战争的每一个细节。他还在A4纸大小的硬纸上手绘了5幅当时的作战地图,阵地名称、作战时间等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在杨在然家堂屋走廊右侧的桌子上,摆着一本名为《让我们铭记——寻找远征军抗战老兵》的书。在记录杨在然的那一页上,老人用钢笔在自己的照片旁写了一副对联:“夕阳已是南柯梦、留有余晖兴朝纲”,横批:“善功未完”。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朱金磊 贾云巍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