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简介】 历史战役】 【历史人物】 【抚今忆昔】 【援助老兵】 【图片集】 【留言板】 【远征军忠魂馆】 【返回首页 

印 度 之 旅

>> 返 回

作者:戈叔亚

印度之旅(二)蓝姆迦(Ramgarh)

蓝姆迦二战时期就是一个秘密的军事训练基地,战后特别是印度独立以后,印度军队接管了这里所有的军事设施,对内对外一律不开放。本来就讳莫如深的蓝姆迦军事基地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为云南贸促会提供服务的印度某旅行社那位会说中文的小伙子神秘地说,那里是军事要地,他可不敢为了捞钱而冒险丢了饭碗。甚至范娟娟打长途电话预约酒店,也吃了闭门羹!

本来对此有所了解的我希望能够借助印度朋友的帮助采访顺利一些,但是神通广大的印度商界朋友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办法来,无奈地耸耸肩膀表示无能为力。看来我们只好寻找老实巴交的华侨牙医陈振茫一家帮助,

去年医生母子带着我们,一位知情的当地司机开车,找到了一个大门口破破烂烂的军营前停了下来,司机以寻找中国军人墓地为由要进入军营,没有想到居然说服了卫兵,我们开车大摇大摆地进去了!!那是一位头上裹着蓝色包头,长着八字小胡子,模样威风凛凛的的锡克族士兵。

但是我对这并不是高明的把戏故伎重演,没有一点信心。

1.印度大选
  坐了一夜的火车,在4月23日早上我们才从加尔各答赶到了350多公里的Ranchi(兰契),这是恰尔肯德邦(Jharkhand)首府。唯一敢于接待我们的“Capital Hill Hotel(首都山)”酒店的司机举着“FAN JUANJUAN(范娟娟)”的牌子站在车站大门口东张西望。

牙医陈振茫的儿子,陈梅仙开车来宾馆看我们。去年就是他和母亲带着我们去蓝姆迦的,这次老朋友再次见面很高兴。小陈看起来大约30岁出头,地地道道的中国江南英俊小生的模样,却不会说中文了。本来在邮件上,小陈一再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在大选的这一天来,因为这一天印度全国警察非常紧张,生怕遇到恐怖分子的破坏。但是我们偏偏就是这一天来到兰契!在加尔各答,印度朋友也告诫我们今天不要外出活动。

由于今天无法考察,我们只好呆在兰契一天。小陈开车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小陈的父亲母亲和他的一位伯伯专门在门口迎接我们。他们的牙医诊所和住宅是同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在市区的锡克族社区。两代牙医的医德医术都很好,所以他们在兰契很出名,随便一打听,人人都知道。

我注意看到了他们全家大人的右手食指或者中指上都有一个黑色的标记,他们说这是选民已经投票的标志,防止有人多次投票,好几天都洗不掉的。在大街上,我们也注意到了有许多排队的人群,也许那就是投票点。据说这次是选举国会议员,到处悬挂着有英吉拉·甘地的意大利妻子、印度锡克族总统和其他党派领导人的宣传画。在加尔各答还有大量的共产党的“镰刀斧头”的旗帜,这是因为加尔各答的执政当局是印度共产党(马),已经执政许多年了。而在兰契,却没有看到共产党的标志,也许因为这是另外一个邦,共产党并不是执政党。据说今年有七亿多印度人参加投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体制的投票。

也有大批警察荷枪实弹出现在大街小巷,尽管警察比平时多了一些,但是仍然没有十分紧张的气氛。我们也没有看到群众的聚会游行和街头的讲演活动。总之,印度人的政治活动和中国比起来要少许多,正如印度人的宗教活动比中国多一样。

我这是第二次来拜访陈医生的家庭了。陈医生是湖北沙市人,母亲刘世安是湖北天门县人,小陈医生的妻子是印度人,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中印混血。尽管除了母亲,其他人都不怎么会说中文了,但是他们家却遵循着地道的的中国传统。

2.兰契(Ranchi)城市

由于无法考察,我们只好在这里呆上一天。

兰契市,在我看来是一座毫无特色的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没有浓郁的宗教、英国殖民时代和印度传统的建筑,这在印度是很例外的。我这个没有去过几个国家的人,居然来到这个地方两次,这样的感觉有些奇怪。

但是,兰契却是一个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地方,世界著名的印度大型企业塔塔(TATA)的一些重要工业基地比如钢铁、煤炭等就在这里。

战争期间,兰契是英军住印度东部的司令部所在地,盟军在阿萨姆和英帕尔(Imphal)的大规模对日军事行动,都和这里有关。因此,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关押意大利战俘的场地,为什么选择在了距离这里不远的蓝姆迦,我想一定和兰契的英军司令部有关。还有兰契郊区有许多瀑布和野生动物园,当然这个我是从旅游手册上看到的。

兰契大街上人车牛多得出奇,大家顶着40゜异常恐怖的高温,若无其事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牙医太太刘阿姨说,兰契原来是避暑圣地,现在人们砍伐树木太多,已经不凉爽了。印度老百姓对外国人非常友好而又并不围观,特别是喜欢让外国人为他们拍摄。如果你不拍摄他们,他们甚至还有些不高兴。在镜头上,他们个个善良热情而自信,无论他们是否富裕。这和缅甸人很不一样,缅甸人尽管也非常善良,也不反对外国人的拍摄,但是许多缅甸人在镜头面前显得很不自信。

3.前往蓝姆迦·一路上军营密布
  好了,应该赶快说一说我们考察的目的地蓝姆迦了。25日,我们大清早约上小陈和他的母亲刘阿姨,风尘仆仆赶往蓝姆迦。

由于印度朋友一再告诫我们,前往蓝姆迦沿途都是军营,是严禁采访和拍摄的,所以我们并没有敢停下来大张旗鼓地拍摄。在沿途30-40公里的路上,军营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几乎就没有中断过。有的军营大门口摆放着坦克大炮重兵把守,气氛非常紧张。一次曲韵实在忍不住要停下来拍摄,被刘阿姨阻止了。她说士兵肯定会过来扣留我们的。本来印度朋友给我们介绍了蓝姆迦的熟悉营地的本地人,但是他们说,我们来得不巧,现在是大选,恰逢印度的一位将军来视察营地,否则他们是一定有本事带着我们进入一个军营的。

刘阿姨说,上次我们混进印度军营纯粹属于运气。而且还是那个司机熟悉情况。当时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我居然还有机会再次来这里,因此并没有留下那位司机的名字。现在想起来十分懊恼。

4. RTC(Ramgar Training Center-蓝姆迦训练中心)

图:当年蓝姆迦的中国军队训练营地

美国蓝姆迦训练基地的教官John Sweeney回忆道:我们来到一个叫做兰姆迦的地方,距加尔各答西北250英里,蓝姆迦是印度的比哈尔(Bihar)邦。现在已经改为恰尔肯德邦(Jharkhand))一个地方的名字,在地图上位于一连串裸露的山脉和贫瘠的平原之间。

在群山环绕的丛林当中,有些地方丛林很密,气候潮湿。在6-9月份热带季风来临时,蛇啊鳄鱼的全跑出来。太阳一出来,又把所有东西都晒干。

印度兰姆迦的这个训练营从来没有对外公布过,这是在另一个半球的外国土地上的唯一一个训练中心。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可能被日本人轰炸,我们必须藏在山里、从林和山谷里的,所以保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将失去所有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说“兰姆迦-现在可以说了”的意思。

原来这里是英国人关押意大利战俘的地方,1942年缅甸战役失败后,中国远征军第38师、第五军军部和第二十二师残部8000人来到这里。从此,这里成为了中国军队的训练中心。

第一批到达这里的中国人是1942年的7月17日,他们是从缅甸撤退到印度的英帕尔的中国第66军的新38师的部队。他们由孙立人将军率领。随后到达的是由廖耀湘将军率领的第5军新22师的残余部队。这支部队是沿着到达利多的路线逃出缅甸的。中国部队陆陆续续来到蓝姆迦一直从1942年的7月延续到了9月。

1942年6-7月,美国参谋人员开始到蓝姆迦集中。1942年6月27日第一批两名美国军官来到这里,随后是6月30日Frederick McCabe准将的到来,他是刚刚被任命的训练营司令官。训练中心最后于1945年7月4日关闭。

这里有有利于健康的气候,良好的铁路交通系统和训练设备以及很好的供数量庞大的军队住宿的营房。建筑都是临时性的砖房结构,相当坚固。英国人一直把蓝姆迦作为一个战俘营地使用,这里关押着数千德国和意大利的俘虏。后来英国人把这里的管理权交了出来,俘虏迁移到了其他地方。

John Sweeney说,中国军人来到时,我们将他们的衣服统统脱下并烧掉,发给他们新衣服,让他们冲淋浴,给他们提供食物。我们没有将军饷发给他们的长官,因为怕被他们贪污﹐而是直接发到每个人手中,这让他们感到很高兴。我们每人曾得到一本中文手册﹐有中文短语和中国的风俗习惯。有一段时间,我没有“翻译官”。一天,在一次机关枪瞄准训练中,我告诉他们“我会说中国话,马马虎虎”。立刻﹐我变成了不起的人﹐他们发现我还能说“我是你的朋友”﹐于是大家都过来和我握手﹐从此我们相处得很好。每天和中国人一起,把枪拆开清洗之后又装上,然后练习瞄准和射击。中国士兵行军时唱歌。我还教中国人打棒球(照片),一位中国小勤务兵跟我可好了,每天眼巴巴地等我回到营房(照片)。中国人很友好,愿意学习﹐是非常好的战士。直到今天,当我见到中国人,我还会用中文说“你好﹗”、“谢谢﹗”、“再见﹗”。

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兰姆迦﹐战后当人们问我你当时在哪里当兵,我告诉他们“印度的兰姆迦”时,谁也不相信我,因为它鲜为人知。但对我来说,这是一段不平常的经历。

返回查看:印度之旅(一)                     点击查看:印度之旅(三)

(版权说明:本文经戈叔亚先生同意,授权中国远征军纪念网转载自戈叔亚先生 凤凰网博客,版权为戈叔亚先生所有。请勿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欲转载本文需征得戈叔亚先生同意方可。注:本文转载时照片略有删节。)

  
CopyRight©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渝ICP备07002624号 电子邮件:cn-yzj@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