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7旬表弟替9旬远征军表哥领回奖章
2013-09-16 09:06 中国远征军网


陈永辉为表哥领到了荣誉。本报记者 段玉良 摄
 
  密集的汗珠挂在陈永辉的额头上,斑白的短发下是发亮的眼睛,如果不细问,容易将他误以为是一位精神矍铄的抗战老兵,其实真正的抗战老兵是他表哥王复兴。
 
  92岁的王复兴已经快20年没有下过楼了,76岁的陈永辉很崇拜这个打过日本鬼子的表哥,乐意为之奔走效劳。当王复兴得知本报在为抗战老兵颁发抗战功勋奖章时,又赶紧让表弟帮他申请一枚。
 
  为了完成表哥下达的“任务”,陈永辉先后找到云南省民政厅、五华区民政局、昆明绿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单位,最终开出《王复兴1938年12月至1945年10月经历情况说明》,他将这份盖着公章的说明,郑重其事拿到本报,唯一要求就是想替表哥带回那份期盼已久的荣誉。
 
  曾在最后一战中负伤
 
  尽管表哥早已虚弱不堪,但在陈永辉心中,表哥一直是最英勇的战士。王复兴出生于1922年,湖北钟祥县人。由于战乱,他十几岁就从军。1943年,随着滇西战线吃紧,驻扎在陕西辎汽6团成为一名汽车兵的王复兴,随部队开拔进滇,辗转进入呈贡。在草堆中度过了一夜后,第二天便奔赴巫家坝机场,飞机将他们的部队空运到印度汀江,随后辗转千里来到了印度反攻日本的盟军基地—兰姆迦。编入此后威震日军的中国新1军新编38师下属的辎重汽车部队,而他们的师长,就是孙立人。
 
  “他是在战场负伤的,现在肋骨下都还有很深的伤口,能活着回来不容易。”陈永辉佩服地说。那是在1945年初的缅甸腊戍,那是中国驻印度远征军新38师重新杀回缅甸连战连捷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从此彻底扫荡了缅北的日军。
 
  就在这最后一战中,运送伤兵的王复兴被炸弹弹片击中,深陷昏迷。王复兴被送进了驻扎在腊戍的美军野战医院。等他出院后,才发现自己的部队已回国。为了筹措路费,他甚至卖掉手中的一支美式卡宾枪,换了十几块钱。
 
  为了证明表哥的经历,陈永辉多次前往表哥所在的昆明绿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希望单位能够开具证明,但“他们都说没政策,不给开。”陈永辉直接找到了云南省民政厅,“老龄委的一个处长接待了我,他人很好,不仅耐心给我讲解政策,还直接将电话打到绿辰公司去,把证明给我开了。”陈永辉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丛林偶遇史迪威将军
 
  表哥的抗战经历,陈永辉一直很崇拜。表哥当年尽管只是一位普通的运输兵,但也有过精彩的传奇,比如和史迪威将军握手。
 
  1943年初,为打通印度雷多通往中国昆明的中印公路(史迪威路),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开始在缅北向日军反攻,而在进攻部队的身后,一条公路正延伸进一年前曾吞噬4万名中国远征军士兵的死亡丛林—野人山。作为中国生命线史迪威路上最重要的运输部队,王复兴任务繁重。前方缺弹药了,他就驾驶美制奇姆西10轮重型卡车,满载弹药补给穿越胡康谷地丛林,送完弹药,返回的空车就载回负伤的士兵。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复兴在运输途中竟然遇上了来前线视察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司令史迪威。胆大的王复兴主动上前和史迪威将军握了手,从王复兴的描述中,陈永辉知道了这位个子不高的美国传奇将领,也知道了这个盟军将领对中国士兵也是很友好的。
 
  抗战胜利,回到昆明的王复兴加入工兵连。1949年12月9日随部队起义。由于驾驶技术好,王复兴一次次调到新单位。“从解放后到工作退休,表哥开车从来没出过一次事故。”陈永辉佩服地说。
 
  不过,日渐衰老的表哥,还是让陈永辉有些担忧:“以前驾驶技术那么好,现在一坐车就头晕,我说让他下楼四处走走,他也不愿意,前几年还参加一些老兵聚会,现在每天就在屋里走走,当成锻炼。”
 
  昨日傍晚,临近下班时间,记者接到陈永辉电话,他在电话中大声地说:“我刚才一回去就把勋章给表哥戴上,他太高兴了,他这一辈子就等这么一天……”

文章来源《云南信息报》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