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铭记者——打捞抗战记忆的民间人士
2014-08-21 15:42 中国远征军网

  8月初,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带着挑选的28张侵华日军暴行照片,自费赴日参展。这或许是吴先斌“建馆”以来最出名的一个举动:中国民间人士第一次参加由日中友好协会每年8月在日本各地巡回举办的《为了和平揭露战争的展览》。
 
  抵达名古屋时,日本友人松冈环特意从大阪赶到机场迎接。松冈环长期致力于南京大屠杀调查研究,她透露给吴先斌一个消息:在大阪发现了一个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活着的日本老兵,“可能是唯一的一个了”,今年96岁。
 
  吴先斌说,他将前去探访这位老兵,继续补充关于当年历史的民间记忆。
 
  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经69年了,在中国、日本乃至其他海外地区,有许多像吴先斌、松冈环一样的民间记录者,以他们的一己之力,为还原历史真相和打捞抗战记忆而努力着。
 
  沉湎
 
  出身于南京的吴先斌1984年左右才得知南京大屠杀。后来他做生意、发财、收藏文物,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了南京大屠杀史料,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搜集、整理、调查和研究这段历史的道路。赴日参展之前,@博物馆联盟 为他宣传打气,并介绍道:“几年过去了,他(吴先斌)已经砸进去了3000多万元。”
 
  当吴先斌筹建他的“草根”抗战博物馆时,在中国西南,记者孙春龙正在打开自己对中国远征军历史的认知大门。
 
  2005年,孙春龙深入缅甸采访的一段时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请宽恕我的无知!”2010年出版有关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纪实《异域1945》中,孙春龙这样写道。次年,他辞职,在昆明专注从事“老兵回家”公益活动。
 
  中国远征军曾谱写了中国抗战史中最悲壮的篇章:1942年出国作战,后十万将士败走野人山。最终,幸存的不少远征军士兵因各种原因滞留缅甸、泰国、越南等地,为生计苦苦挣扎。
 
  70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带着问号探寻真相到费尽心力考证、研究,这也是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从青年到老年的足迹。
 
  同在缅甸,戈叔亚找到一位远征军老兵。进门拜访、寒暄,不那么生分后,老兵对戈叔亚说:“我想回家。”
 
  这名老兵叫李锡全,他的回家愿望,2008年在孙春龙的帮助下得以实现。孙春龙多方筹集资金,并借助媒体的力量让89岁的李锡全荣归故里。回乡后,李锡全在父母的坟前长跪不起,嘴里喃喃道:“母亲,我回来了,回来晚了。”
 
  信念
 
  从1985年至今,戈叔亚几乎走遍了中国远征军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他是对远征军遗骸海外分布最了解的学者,同时也是在昆明的抗战老兵的“老相识”。
 
  他说,每一个老兵的故事,都饱含着“那么痛的生离死别,那么重的不公不义,那么深的伤害,那么沉默的痛苦”。
 
  对悲壮、甚至惨烈的历史真相了解得愈多,心情愈发沉重,这几乎是每一位民间历史考证者的共同经历。
 
  著名华裔作家张纯如1997年在美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然而,声望与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也是她饱受抑郁病痛之时。2004年张纯如自杀身亡,空留史学界唏嘘一片。
 
  相比之下,吴先斌起初是怀着“仇日心理”投身史料的研究、搜集。他听述幸存者回忆当年惨状时,“拿着摄像机的手经常颤抖”。但他也逐渐开始学会冷静思考,就像外籍人士在博物馆留言给他的启发:以展品促反省、为和平。
 
  秉持同样理念的还有樊建川,他比吴先斌更早创立“一个人的抗战博物馆”。2004年,建川博物馆坐落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其中收藏有《飞虎图》等援华抗战美军物品。
 
  从身份上看,樊建川和吴先斌很相似,都是文物收藏爱好者、都从商,而后以一己之力致力于抗战文物搜集。
 
  事实上,在云南、深圳,关注中国老兵的两个主要公益组织“老兵回家”、“关爱老兵”,都有着民间企业家的扶持和参与。
 
  比如,“老兵回家”所创立的龙越慈善基金会,就有深圳越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百万赞助。这家公司同时也是“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的发起单位。据戈叔亚介绍,“越众投资”的董事长应宪也才40多岁,却对帮助老兵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
 
  应宪每年大约拿出800万元关怀老兵,回老家浙江时,这个年轻人还苦口婆心地请求周围认识的生意人,一起帮帮老兵。
 
  遗憾
 
  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戈叔亚寻访并试图帮助抗战老兵,但困难重重。
 
  2009年,老兵刘召回在漂泊了半个世纪之后要返乡时,也一度被困在昆明机场的安检入口。
 
  孙春龙在运作“老兵回家”项目之初时,到处盖章,层层审核。但如今,一些程序简化,逐渐形成惯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国家的政治包容度终是在不断开放。“对于这些个体的士兵来说,不管他们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他们都不应该承受历史和政治的包袱。”孙春龙说。
 
  但岁月的流逝同样无情得像刀刃,几乎每天都有老兵和当年历史的见证者逝去。
 
  “与时间赛跑”,这是孙春龙成立“老兵回家”时喊出的口号。这些年,戈叔亚、吴先斌等人也都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性。
 
  那些曾经离家抗战的中国少年们,都已经是90岁以上风烛残年的老人。“即使现在来挖掘这段历史记忆,恐怕也已经失去了口述历史的最佳时机。”戈叔亚遗憾地说。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邓媛 发自北京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